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蒋多  朱樱 《中国出版》2023,(24):50-55
运用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16个微信社群的用户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限制图书受众加入社群的首要因素并非对图书社群不感兴趣,而是私域的进入渠道在获取上存在一定的壁垒;社群内信息传递与接受方式以及成员之间的关系也从不同层面影响私域运营效果。对此,出版主体可以通过细分趣缘群体深耕垂直运营、建立情感连结增强消费转化、实现平台联动发挥矩阵效应、打造精品内容促进口碑传播等策略,以达到提升私域运营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工学结合,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工学结合、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学校与企业建立相对稳定的契约合作关系,学生的“工”和“学”轮换进行,形成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动力机制。按该模式培养的学生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好,就业质量高,基本实现了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  相似文献   
4.
震灾报道的遗憾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国内外众多媒体上千名记者云集灾区,新闻记者在这次重大地震报道中,书写了新闻战线可歌可泣的一幕。但是,在腾讯网一个名为你觉得媒体在震灾报道中的表现如何的网上调查中,有高达八成的网民认为部分记者为抢新闻不顾灾民感受。  相似文献   
5.
尹航  蒋多 《中国出版》2023,(4):66-69
辛亥革命时期正值中国传统出版业向近代出版业过渡的重要阶段,在近代中西文化冲突、汇流与融合中,报刊以其不可取代的大众媒介作用和传播特性,扮演着记录者、参与者乃至建构者的角色。报刊传播的革命触媒效应得益于两种力量的推波助澜。一方面资产阶级革命力量纷纷利用报刊这一宣传工具夯实其舆论阵地,另一方面上海作为出版中心所形成的大众读报时代景观提供了重要的公共话语空间与媒介互动场域。近代报刊的萌芽、成长与繁荣,是在与革命互为因果、相互激荡的过程中实现的,技术革新推动报刊商品化、制度转型引领报馆企业化、供需调节导向报业市场化三个层面的共同作用,促使报刊成为近代出版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