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网络传播中,从众心理是否存在一直是传播社会学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从低评分、高票房的影视剧入手,选取网络负面口碑与从众心理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此类影视剧商业成功的真正原因,从而得出结论:新媒体时代的网络传播负面口碑下,从众心理在观影决策的制定中并没有得到体现。鉴于影视剧的独特属性、消费者的主观能动性和评价主体的相关性,消费者受大量网络差评的从众心理影响有限。只要有内容、渠道优势,商业影视剧照样可以取得商业成功。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中国共产党对外传播的受众意识为切入点,在厘清受众意识概念的基础上,重点阐释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外传播受众意识演进的动态轨迹,并考察了其受众意识不断深化的深层动因,最后结合百年对外传播受众意识演进过程归纳出经验性策略。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外传播受众意识从初步确立到不断强化,其深层动因为党的“群众路线”的一贯坚持、“统一战线”思想的始终践行以及党的历史使命变迁及与时代、环境变化的共振互动。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对外传播实践,国际受众观业已形成,但在实践中运用不足。未来需继续坚持以受众意识为核心,明确受众主体地位,建立完善的受众研究体系,选择并善用能够影响更多国际受众的“第一圈层”受众。  相似文献   
3.
视觉传播新技术为人们了解世界打开新视窗,但也伴随着诸多不容忽视的新问题。该文在视觉传播技术火热的背景下进行冷思考,发现视觉传播技术在解决人类沟通苦难、传播美感方面仍存在局限。媒介技术的演进呈现出不断革新与回归感官系统的规律,归根到底在于维系人的自身价值。我们应理性看待视觉传播新技术,警惕技术对人的异化,这样才能在日新月异的媒介技术中享受人文关怀、自在地生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