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们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公正意识明显提升,而责任意识、集体意识、诚信意识则相对淡化.如何看到当代中国的道德建设,如何直面当前的道德问题,不仅社会民众十分关注,学界也有许多讨论.本文拟对此谈谈看法. 一、关于物质建设与道德建设的关系, 五四运动以来一直令人关注 如何看待物质进步与道德进步的关系,自五四运动以来便特别令人瞩目.多年来,相关论调层出不穷,总结起来,学界和社会的主要见解包含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第一讲着重阐述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国情,当前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重要战略机遇期,走科学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和基本内容。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当代中国的发展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坚持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相似文献   
3.
遥感技术是国家解决资源短缺与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广大用户对卫星遥感数据的需求十分迫切,急需能够有效共享的标准化遥感数据。本文借鉴了发达国家卫星遥感数据资源共享的经验,分析了我国遥感数据共享的现状.提出了促进数据共享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是快乐的小姑娘@郭建宁 @杨旭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的新主题,而中国传统“和”文化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资源。本文论述了传统“和”文化对于确立现代新思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强调要立足时代,立足实践,培育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使建设和谐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7.
1 15年建设成就 1)资源卫星应用系统建设填补了我国空白。 根据国务院指示精神,1990年,由国家计委、国防科工委和航空航天部联合报请国务院筹备成立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1991年4月,国家人事部批准;1991年10月5日中心成立。成立之初,中心抱着发展我国资源卫星应用事业的坚定信念,大胆创新,经过艰苦努力,相继上报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做了大量技术储备,为系统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以1991年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成立为标志,我国资源卫星应用事业发展已经15年了。在国家关于大力发展卫星应用事业的战略方针指引下,在国家发改委、国防科工委和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领导和支持下,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基础薄弱到逐渐壮大的15年。以下是各位领导在庆祝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成立十五周年暨用户大会上的讲话摘要,全面介绍了我国资源卫星应用事业15年的发展历程和未来战略。  相似文献   
9.
促进卫星遥感数据资源共享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遥感技术是国家解决资源短缺与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广大用户对卫星遥感数据的需求十分迫切,急需能够有效共享的标准化遥感数据.本文借鉴了发达国家卫星遥感数据资源共享的经验,分析了我国遥感数据共享的现状,提出了促进数据共享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理念,也是当前学术研究令人瞩目的热点问题。十七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出现了新的局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特别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从整体上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等五个方面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