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教育   69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第二代独秀作家群成员主要来自广西本土.第二代独秀作家群作为广西文坛的主流作家,实现了广西作家本土化,提升了广西作家的现代知识水平以及现代学历层次.他们的本土文化身份使他们的创作在获得了新文学现代性的注入后,表现出鲜明的广西地域文化特质.由于他们在广西土生土长,他们对广西本土文化资源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熟悉,为中国新文学注入了新的元素.  相似文献   
2.
这是2002年11月20日黄伟林教授在广西21世纪园丁工程A类导师巡回讲学活动上的演说,我们听后被深深地震惊了,是啊,曾几何时,我们语文教师的尊严已逐渐消失,本应极具魅力的语文课变成了“鸡肋”。在此,我们分期刊发黄伟林教授的演说稿,希翼能引起我们读者的反思,能为激醒我们的语文教师、激活我们的语文教学而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大学语文》为人诟病,就是因为课程没有充分注意教学对象的性质和特点,把大学生与中学生等量齐观,把不同地域、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等量齐观。因此,大学语文教材编写者首先要思考的问题就是这门课程的学习对象的性质与特点。“桂版语文”在教材中植入了大学教育、中国文化、广西元素、通识理念、语文技能五个元素,力图使大学语文名副其实,以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广西三剑客中,李冯的作品特点最鲜明,最容易命名。其小说明显分为两类:一类是戏仿历史题材,另一类是现实经验题材。两类小说均有鲜明的文体独立性。前者对经典作品中的人物取一种分析与实验的态度,既有解构的游戏意识,也有建构的历史冲动。后者中的人物都有一种不同于世俗的内心激情,这种人物形象的出现,显示出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业已出现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广西美术多以桂林山水、民族风情闻名于世。这种情形或给人一种误解,仿佛广西是一个处于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之外的世外桃源。历时三年的《广西近现代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以饱蕴广西艺术家独运匠心的37件鸿篇巨制,将广西近现代重大历史题材以视觉艺术的方式进行了整体性的呈现,以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形象,向世人昭示了广西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它启动了广西艺术家的文化自觉,意味着广西艺术家眼里不再只有美丽的广西风光和绚丽的广西风情,也有了厚重的广西历史,意味着广西艺术家不再只是用悦目的风光取悦世人,用赏心的风情感动世人,而且能够用厚重的历史震撼世人、影响世人。  相似文献   
6.
花山岩画以其原始性、抽象性、神秘性成为现代人的心灵寄托,成为现代人安放自我内心的重要意象。花山岩画在广西当代文学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广西文学重要的灵感源泉,是广西文学崛起的集结地,它激活了广西作家的文学想象,开启了广西作家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以来,伴随着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广西文学也呈现出新的面貌:知名作家、女性作家、文学品牌、获奖作品大幅增加,海外影响不断增强。与此相应,广西文学也展现着不同以往的品质:愈加深刻的土地情感,更为深厚的现实关怀,自我追问的不断探求,人物形象的经典性以及更加细致的艺术品质。而这些也都印证着新广西文学的成长和成熟。  相似文献   
8.
西南剧展是抗战时期在桂林文化城举办的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当时海内外对其评价:“中国西南八省戏剧工作者于一堂,检讨既往,共策将来,对当前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实具有重大贡献.”新西南剧展是广西师范大学打造的一个大学戏剧文化品牌,以重排、重演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优秀剧目为主要内容,旨在以青春激活历史,用学术引领时尚,既重现桂林文化城的辉煌壮烈,又体现今日大学生的文化担当.  相似文献   
9.
这两年我对我国中小学教育有较多的接触,进而也就对素质教育问题有不少的思考。但在所有接触和思考中,我都有一种遗憾,那就是我们没有一个更高更大的参照系,具体地说,就是对发达国家的中小学教育实际不了解,这个不了解使我对自己所有的想法都缺乏一种实证的“底气”,发言时有一种理不直气不壮的感觉。说起来,这两年介绍国外教育的书已经不少,但这些书多是理论、观点,少有实际、实例,更少有鲜活的亲身经历和现场感觉,即使有,也往往是浮光掠影的印象,失之偏颇的结论,有时候甚至给人以误导。《素质教育在美国》的作者黄全愈先生…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部学仅以诗歌影响中国当代学的格局得到有力改变,西部小说家以众多优秀作品赢回公众对于学的注意力,恢复学应有的尊严。民族色彩的淡化,学地域性的强化,学的先锋性,化构成的丰富性,由单纯的视觉奇观发展为更丰富的人性体验,作为西部学背景的都市化的创生或成熟,形成西部学新的特点。西部学所拥有的转化为他种艺术形式或传播形式并形成化资本的优势和潜能,将成为西部学未来发展的一大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