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7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广播电视进入了迅速发展时期。随着广播影视节目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变化,广播电视节目越来越受到受众苛刻的挑剔,“变化”警示媒体:只有办出尽可能多的品牌栏目和精品节目,才能求得发展空间,并最大限度地吸引受众,拥有受众。“创立品牌”、“打造精品”已成为广播电视媒体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追求。  相似文献   
2.
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看,2005年可谓中国的“转型年”。这是继“发展是硬道理”开创的改革开放战略之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又一次中国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型。其最深刻的内容就是围绕科学发展观激发的观念之变。从此,“科学发展观”叫响神州大地,是理论创新,更是行动指南。以服务中心为己任的新闻人,学习、贯彻、宣传好科学发展观,义不容辞。  相似文献   
3.
黄正谋  杨萍 《新闻前哨》2004,(10):12-13
本刊今年第3期刊发了作者《关于实践“三贴近”的思考》一文。随着“三贴近”的深入开展,结合实际,作者又有了深层思考,现予刊载。  相似文献   
4.
苏联著名心理学家捷普洛夫说:“一个思维着的人的第一个属性是善于在真正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只有不习惯独立思维的人,才没有问题的存在,而觉得一切都是一目瞭然的。所有知识的扩大,都是在以前认为一切都是没有问题的地方,我们竟发现了新的问题,而因此引起了思想,推动它独立工作起来。”捷普洛夫的话,并不是针对记者说的,但对我们记者很有启发。能“在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  相似文献   
5.
2002年4月,对农电视节目《垄上行》在湖北省荆州电视台问世。该栏目满怀垄上情,深入垄上行,反映垄上事,表现垄上人,全力为农业、农村、农民鼓与呼,为农村科学发展鼓与呼,为新农村建设鼓与呼。栏目开办4年多来,深受农民欢迎。  相似文献   
6.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闻作为意识形态最敏感领域,理所当然,必须适应经济生活这一深刻变化,转轨变型,跟上改革步伐,为“四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7.
一、正确认识“三贴近” 关于“三贴近”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李长春同志已有精辟论述。深入学习谈体会,有几点肤浅认识。 1.“三贴近”是新闻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分开来说,本不属于创新语言。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历届中央领导都有过论述,这些对宣传思想战线的要求,已成为无产阶级新闻理论的重要内容,目前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天我们重提这些,是为了继承,是为了对新闻战线优良传统的继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