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宋代哲学家、理学创始人周敦颐一直是学术界所关注和研究的重要思想家之一。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周敦颐研究持续走热,十多年来出版研究专著四五部,发表学术论文约200多篇。这篇综述从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和《通书》文本研究、哲学思想研究、和谐思想研究、道德修养观研究、教育思想研究、易学思想研究,以及周敦颐与佛教文化研究、与道家文化研究、与湖湘文化研究等九个方面,概要介绍了近十多年来周敦颐研究的主要成就和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2.
明代武举乡试属于武举的初级考试,它是明代选任武官的途径之一。经过明初的建制,至正德三年(1508)与正德十三年两次《武举乡试条格》的颁布,武举乡试正式进入制度的确立期。正德时期的武举乡试在人员资格、试期、内容、解额与地域分布等方面臻于规范化。但由于这一时期的武举乡试制度具有保护武官子弟特权、以军事需求为基本原则等特征,限制了明代武举乡试制度在公平性、客观性等方面的发展。而且,其考试内容为马步射与策论,简化了考试程序,但束缚了武举乡试制度往实战化方向发展,使武举乡试制度渐趋僵化。武举乡试制度建设的滞后性表明了武举在明代科举中所占据的非主流地位,制约了武官选拔体制的革新和军事力量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明代兵部尚书群体是明廷行政管理机构的高级官僚群体,这一群体对于考察明朝中央政治权力格局及政治生态具有重要意义。明代兵部尚书的地域来源分布广泛,但是各省、直产生的兵部尚书数量有明显差距,且数量在不同时期存在起伏变化,这种时空上的差异和变化与明代的政治、军事形势紧密关联。同时,明代兵部尚书的选拔既受到科举等文官铨选制度的规范,又受到乡缘、学缘、事缘等社会关系以及时事嬗递的影响。作为能动主体的兵部尚书除了军事管理外,穷于应付各种复杂关系,这不仅对兵部尚书的仕途与人生结局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对兵部尚书的政治与军事职能的发挥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