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频发的地震灾害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伤害。一方面考验着国家的赈灾救灾应急体系,另一方面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针对受灾人民的心理康复和社工服务工作也考验着广大的NGO组织。笔者认为在灾后重建过程中相关各方立体配合,协调调动多方资源,对于灾区重建工作的推进是大有益处的。本文以灾区适龄上学青少年为研究对象,以社工为主要介入方,协同社工机构、政府、学校,探讨多元立体角度下的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2.
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学习需求、管理制度、教学方法都影响着以学生和老师为主体的教学活动的效果。高校实现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后,高校教学工作面临着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整体教育水平下降等困境。社会工作的核心理念是助人自助。与高校教学工作教书育人的宗旨吻合。本文试图将社会工作的发展理论、优势视角理论等用于指导课堂教学工作,通过"增权"等手段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并借鉴个案、小组、社区的工作内容进行教学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高校思政理论并不能很好的指导新时期复杂多变的民族高校学生工作,往往将少数民族群体置于一个特殊状态下进行考量。而过分的区别对待非但无助于该群体当前正常参与集体学习生活,反倒容易催生民族主义意识和情绪。基于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伦理,文章构建了社会工作“平等自决”、“发展视角”、“优势视角”理论指导下的民族高校思政工作模式。并以社会工作者作为“使能者”、“支持者”的身份对民族高校学生进行“增权”的实践模式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