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是师生的圆梦人,应做到心里有人,眼里有事,“用整个的心,去做整个的校长”。笔者提出“心行教育”校长成长主张,努力让教师过上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推进人文化管理,引领师生做最好的自己;认真履职,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偶阅到郑板桥的一首题画诗:“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沉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细细揣摩,韵味十足。嚼之,眼前豁然开朗,茅塞顿开,解开我从教13年来的最大困惑: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总觉语文课越上越难上,越上越不会上了。课上抓了朗读训练,却涉嫌不重视语言文字训练;抓重点词语品读理解,  相似文献   
3.
任本雄 《新教师》2020,(3):73-74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它重视每一名学生的兴趣,重点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在小学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应顺着常态化发展之路实施,相关教师应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原则,探索行之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常态化实施策略。一、基于常态化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原则(一)常规化原则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必须要形成一套常态化、规范化的制度,不能够将综合实践活动课视为束之高阁的摆设,也不能朝令夕改、没有规划性地进行。只有秉持这个原则,综合实践活动课才能持久实施下去,并且发挥重要的素质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体验性学习受到广大教育者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语文课程标准》对此更是“情有独钟”,浓墨重彩地描述体验性学习的重要性,特别强调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体验。许多专家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没有学生的个性体验,学生就不能对文章的语言文字留下深刻印象,更不会产生认识的突破、情感的升华和价值观的提升。因此我们提出了《小学语文“体验性学习”教学研究》,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逐步改变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对文本体验不够,感情不深,个性解读文本能力不强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它具有开放性、实践性、自主性、综合性等特征,与别的学科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它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材,可以说生活中的任何资源都能够成为其课程内容。它无形中引导学生感悟人生、贴近生活、了解自我、关注社会,它的一些优越性是别的学科所无法取代的、无法比拟的。一、开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意义(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可以说开展有效的分工合作成为新世纪人们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在综合实践活动里,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具体的分工与与合作,可以充分地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并初步懂得了与别人进行沟通、交流的方式与方法。(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