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4篇
  2023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给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提供急救医疗保障,深圳市急救中心将采购66辆奔驰救护车,同时根据急救的需要进行医疗技术改装,改装厂招标和改装过程中的汽车技术问题成为急救中心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症(StrepTSS)为A群链球菌(GAS)所引起的一种罕见而严重的疾病,与妇产科关系密切。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的报道不断增多,已引起了妇产科科学界越来越广泛的注意。本文就近年来妇产科有关StrepTSS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高校学生基层党支部建设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尤为重要,如何在基层党建中培养优秀的人才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所以如何将党支部建设和优秀人才培养更紧密的联系到一起在高校党建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体验式学习强调"做中学",重视情景在学习中的作用,强调学习者的体验与学习过程中的反思,对我国在实施新课程背景下构建新的教学模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一定的启发和参考价值。但体验式学习在我国教育实践中应用存在着困境,分析体验式学习在教育实践运用中的难点,积极探索体验式学习应用教学实践的途径,有助于提高体验式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导读式"教学模式在《毒理学》课程开展的教学效果与可行性。方法:分别在本校预防医学专业两个不同年级中,以授课章节1:1的形式开展传统讲授式授课与"导读式"授课。最后通过小组访谈、问卷调查及成绩分析来评价其教学效果及可行性。结果:通过小组访谈,一致认为导读式教学让他们的学习兴趣较高,学习效果较以前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共81.1%的人表示喜欢"导读式"教学,11级的学生(88.4%)与10级的学生(71.0%)的喜欢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8);共75.7%~82.9%的人认为"导读式"教学不管是在基本知识的掌握,学习兴趣的提高,思维的拓宽,自我阅读、文献查阅、沟通协调、阅读概括、及实践思维与问题的解决能力等均得到了提高,11级学生(81.4%~90.7%)对这些方面的认同与10级学生(51.9%~7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成绩分析结果显示,经改进后的"导读式"教学得分高于传统讲授式。结论:"导读式"教学在《卫生毒理学》的开展是可行的,经改进后,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6.
水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结合东北农业大学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建设的特点,从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考核方式及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新生认识大学、了解学校、了解专业的重要窗口,也是我们对大学新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内容。目前,为了新生能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了解学校规章制度及调整学习状态,很多高校根据学生特点制订了各类入学教育方案。本文就开展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必要性、辅导员在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中发挥的作用及其应学习提高的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新生认识大学、了解学校、了解专业的重要窗口,也是我们对大学新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内容.目前,为了新生能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了解学校规章制度及调整学习状态,很多高校根据学生特点制订了各类入学教育方案.本文就开展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必要性、辅导员在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中发挥的作用及其应学习提高的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李晶晶  陈新华  任源 《大众科技》2013,(11):163-164
预防医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的重要环节。针对预防医学专业特点,对目前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教学体系、实验内容、教学方法、教师培养等方面的提出了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大类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一项重要改革,推进了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复合育人、协同育人”办学理念的实现。但是,大类培养模式也给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如部分专业学风问题突出、专业分流后班级凝聚力差,部分新班级无人愿意承担学生干部工作等。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学生工作经验,总结自2010年学院实行大类培养模式以来3次专业分流的实际工作情况,提出高职院校大类培养模式对学生工作产生的影响和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