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前,在我国高校内部,大学生普遍对母语缺乏兴趣早已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当今大学生的母语素养的现状到底怎样?为此,2008年1月至6月我们课题组在苏南、苏中和苏北的三所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主的高校内,进行了一场小规模的针对大学生母语素养的问卷调查;在2008年9月至12月,我们又进行了一场更大规模的问卷调查,调查的对象为江苏省46所高校的2000名大学生,其中本科院校19所,涉及学生800人;高职高专27所,涉及学生1200人。基本上涵盖了除文、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  相似文献   
2.
培育大学生的母语素养已成为当下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在语文教学的范畴里,母语素养即“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语文新课程标准从三个维度来界定,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前两者指向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关涉到学生的工具能力;后者指向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关涉到学生的人文素养。本文将基于大学语文教学,来摭谈培育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四条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在教育领域,理论先行是必要的,然而,理论向实践的指向与转归却是更为必要的。教育学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带有很强操作性意义的学科;换言之,教育学中的诸多理论是要为教学实际服务的,必须能解决问题。语文教育界在对“语文素养”的研讨与争鸣中,据笔者目力所及,于“实践”层面进行劳作的甚为鲜见——我们对其概念争论太多,而对其达成路径探究太少。本文不揣浅陋,就“语文素养”到底该如何科学而有效地培养来谈一些刍见,且作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