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202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语教学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界的一个热点,各级各类学校大都在进行双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但职业院校的双语教学却相对滞后。本文主要探讨了职业院校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内涵、模式以及当前开展双语教学所面临的困难和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别林斯基说:“儿童文学家应当是生就的,而不应当是造就的。”“生就”的,即有天生的禀赋。这禀赋使他们易于全身心地接近儿童,感受儿童;他们虽然离开了童年,但依旧天真、好奇、耽于幻想,他们一生都保留着一颗不泯的童心。高洪波认为,一个好的儿童文学作家应是一位懂得儿童心理的教育家。“儿童是最可尊敬的人类”。儿童文学应该用真情打动孩子的心,用美去陶冶孩子的灵魂。他的儿童诗,初看起来,写得很轻松、随意,其实,这“随意”正说明了他是一位“生就”的儿童文学家。今天让我们走近高洪波。  相似文献   
3.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之。”语文课堂教学中,导“思”的过程,若起伏跌宕,有张弛有度的流动感;若清新别致,能充溢着灵动和诗意的光辉,则必将营造出美好的、朝气蓬勃的课堂氛围,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超导体才合回路磁链守恒原则,采用相量图的分析方法,研究同步电机发生突然三相短路时,各绕组的短路电流组成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5.
论信息技术与高校物理课程的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健平  周霞 《教育与职业》2005,(36):111-112
本文通过分析信息技术与高校物理课程整合的目标、内涵、理论依据、模式、评价几方面的问题,探讨了信息技术与高校物理课程整合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6.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通过对928份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分析研究生参与劳动教育的影响因素并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研究生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均对研究生参与劳动教育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控制变量中,研究生的个人特征即年级、政治面貌会正向影响研究生参与劳动教育的积极性。基于此,提出以下三点建议:消除学生劳动认知偏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构建并完善高校社会两位一体的劳动协同教育机制;加强劳动教育课程创新建设,充实劳动教育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两个实例,分析同时的相对性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与大学物理实验整合的目标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整合的内涵是要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进行大学物理实验探究的学习环境,并提出信息技术分别作为教学工具、实验工具、探索工具的三种具体的整合模式.  相似文献   
9.
文章主要从高校美学课堂运用双主体教学模式的原因、建构过程及需要思考的问题等三个方面,探讨了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高校美学双主体教学模式的建构.  相似文献   
10.
快乐进餐     
教师每天就象转动的机器,重复着相同的工作,周而复始地组织一日生活各环节的活动。然而仔细分析你会发现,教师的工作中实际上还存在着许多盲点。如:进餐准备不到位、无轻松的进餐环境、餐前教育的作用发挥不明显、保教人员对个别幼儿的进餐能力和进餐行为缺乏关注等。为了让幼儿快乐地进餐,我们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