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从分析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和青少年权益保护的内在关系入手,指出提升青少年群体的社会适应能力,应以维护青少年群体生存发展的权益为保障。由于传统理念和思维定势的作用,我们正在不知不觉中侵犯青少年群体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笔者引用大量的实证资料和调查数据,揭示了当前对青少年权益的间接和直接侵犯的事实和后果,以及这些后果对和谐社会建设已经和将要造成的不利影响,并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对改变这一状况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2006年,课题组1对上海市未成年人群体开展大规模的问卷调查研究,调查查样本中的学生年龄从9岁至18岁,分布在小学四年级至高中二年级。本次共有3631名学生接受调查,其中有1545名高中生、941名初中生和1145名小学生,在调查学生样本中随机抽取1166名学生的家长接受调查,其中包括高中生家长459名、初中生家长438名和小学生家长269名,调查样本分布在上海市中心城区和郊区。  相似文献   
3.
孙抱弘 《中国德育》2009,(11):16-19
长期以来,笔者一直认为,对青少年与青少年教育的研究要放在未来展望、历史继承与现实把握的交叉点上来进行,要置于多门科学、多种学科的视野下来思考。如何把握当代中国青少年道德建设的取向与定位?本人的观点是:当代青少年的道德建设,应实现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应着力于公共理性与公共精神的建树,应以公共伦理教育为重心,以公民——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起点。  相似文献   
4.
进入高科技和信息化时代,未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由于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这些安全事故伤的是一个孩子,却往往牵动着一家几代人的心,孩子的安全已成为一个涉及家庭、社会的重大问题。如何让孩子在安全中成长?一、让孩子具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如何让孩子安全?不少父母认为是将孩子的一切行动置于自己的视线之内,这不准那不准,一百个不放心,上学有人送,放学有人接。现在人气最足、最让人怦然心动的地方之一就是放学时中小学校门口、各种未成年人考试的考场门口,外国的社会学者将之称为中国城市的一大景观。然而,这…  相似文献   
5.
成长中的青少年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这是社会的共识,但是,如果认为成长中的孩子只能把全部精力放在知识学习上,那就有些片面了。现在有些家长还认,学习只是为了拿好分数、过考试关、进好学校,这种认识就更片面了。正是在后面两种片面认识的误导下,当有些孩子对家里的一些事情表示兴趣时、对家务劳动表示热情时,往往被家长兜头一盆冷水,一声“小孩子家,管什么闲事,快做你的作业去”,从而关闭了这些孩子参与家庭事务之门。显然,这些认识与做法,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或者说不利于孩子素质的全面发展。为此,我们应当对“让孩子在参与中成长”…  相似文献   
6.
人的成长最根本的就是人之理性的发展。人的理性是人的一种高级属性。作为历史和现实统一的个体的人,有的属性基本是通过基因遗传的,有的属性则是后天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上,通过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形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理性的形成过程,就是而且应该是各类教育的过程、文化传承的过程。本文试图在对不同学科各自视角的整合中,从把握人的属性人手探讨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应担当的责任,进而反思当前各类教育的失责及其成因,审视文化传承的迷失及其表现:  相似文献   
7.
对孩子的过度保护与期望他们静心读书的心态,使得家庭与学校乃至整个成人社会,都不愿让孩子多参加体育运动、家务劳动和各类志愿者活动。当前由于健康卫生知识的普及,对于孩子在饮食方面的“挑食”“偏食”,成人社会(当然包括家长与教师)是十分警惕并积极加以引导的,以保证孩子营养的全面性,让孩子的身体健康成长。可是,对于孩子素质发展的“挑食”“偏食”,成人社会特别是作为孩子直接教养、教育者的家长与教师不仅未引起警觉,不少人还津津乐道于“挑食”“偏食”。“五育”培养的目标理应是使我们的孩子成为一个形神兼备者。可是,相当一个时期的“挑食”“偏食”,已经使我们不少的孩子形神兼失。阳光、蓝天、绿茵正与孩子们擦肩而过,形体、修养、气质正离孩子们远去,求真、求善、求美的营养正被长辈们无情地抛弃,肥胖症、厌食症、近视眼、玩无力、网瘾等等,正困扰着我们的孩子。  相似文献   
8.
9.
孙抱弘 《家庭教育》2005,(11A):11-11
成长中的青少年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这是社会的共识,但是,如果认为成长中的孩子只能把全部精力放在知识学习上,那就有些片面了。现在有些家长还认,学习只是为了拿好分数、过考试关、进好学校,这种认识就更片面了。正是在后面两种片面认识的误导下,当有些孩子对家里的一些事情表示兴趣时、对家务劳动表示热情时,往往被家长兜头一盆冷水,一声“小孩子家,管什么闲事,快做你的作业去”,从而关闭了这些孩子参与家庭事务之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