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完全学分制下高校学生工作机制的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人数迅速增加,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方向成为主流趋势。大众化高等教育对学生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现有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很难适应新形势的客观要求,满足不了大学生个体成长的客观需要,这势必要求学生工作要与时俱进,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工作机制,开拓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2.
论成人教育质量与教学模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作为终身教育重要一环的成人教育,面对不同类型的培训对象,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需求,必须采用适合成人特点的教学模式、多元的教育形式,加大教师培养力度,提高成人教育教学质量,把自我学习意识贯彻于成人教育的始终。  相似文献   
3.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人才的培养质量。职业院校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完善学生人格的使命。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知识经济的来临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高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切实提高高职教师综合素质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不断加强素质教育已成为新的人才质量观的重要内涵。当前,全国很多高校开展的素质教育研究和探索为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其中一个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强化科学的德育课程观,构建科学的德育体系,探索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模式,开创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中等职业教育不仅要对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加强教育与训练,更应注重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岗敬业精神。因此,就业指导工作要以专业认知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以职业设计为核心,以德育教育为重点,建立健全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6.
试论职业教育中就业指导工作的意义与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等职业教育不仅要对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加强教育与训练,更应注重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岗敬业精神。因此,就业指导工作要以专业认知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以职业设计为核心,以德育教育为重点,建立健全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7.
学分制下网络选课系统的构想与实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实行学分制是我国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对提高教育质量及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作用。本以学分制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学分制管理模式下,选课制的特点和要求,提出出适应学分制管理模式的网络选课系统的基本设计思想,并进一步阐述了选课系统的技术实现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成长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当前幼儿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素质幼儿教师的严重匮乏与社会需求旺盛的矛盾,中职学校应紧密联系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队伍的现状及课程改革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搭建双师型教师成长的平台,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学前教育师资队伍以满足事业发展和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提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形势下,职业教育面临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形势和新任务.针对中职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评价模式、师资队伍建设诸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积极探寻中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着力于创新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专业课程结构、实施线上线下"空间教学"师生互动共享教育教学新模式,提高专业教师信息化素养和课程领导力,构建多元主体评价模式,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把传统高校德育内容进行优化;重新定位政治教育;改进、深化思想教育;重塑合理的道德观念。创新当代高校德育内容;注重智慧文化观、科技伦理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化理观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