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实验班建设,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加快高等院校发展、增强大学生"软实力"的需要。实验班建设主要涉及思想观念、公民意识教育、学校各部门和教职工职责、班级组织建设、规章制度等方面。应处理好"虚——实""点——面"和"内——外"的关系,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推进实验班建设,这样才能扎实提升大学生的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2.
《论语》是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来源,当代大学生应充分汲取其所蕴含的素质教育思想观念。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内涵应包括矢志不渝的政治素质、重在践行的道德素质、健康至上的身体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断增强的文化素质和日益提高的艺术素质。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重要的内在推动力。用联系的观点,并结合全球化发展的背景和当前我国的国情来理解公民和公民意识,并据此构建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内容体系和提出总体的培养思路,这无疑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4.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在于教育的发展,教育发展的关键是教师教学反思实践能力的提高和教师专业发展。文章理性思考了我国教师教学的实践性反思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充分认识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教师教学的实践性反思,提出提升教师教学反思的实践能力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加深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指导,增强问题意识;强化反思时间,开拓时间途径,提高反思能力;建立反思机制,进行良性循环,形成反思习惯。  相似文献   
5.
202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作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擘画伟大复兴新蓝图,号召踔厉奋进新征程。报告的一个重大理论贡献和突出亮点是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哲学高度提出“两个结合”,科学提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阐述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根据和实践要求,为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水平提供了“金钥匙”。报告还首次专章指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如何运用“两个结合”“金钥匙”指导支撑现代化建设人才培养的新实践?本刊特邀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等著名专家学者进行解读。期待该专题能够引发更多专家学者对“如何更好培养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拔尖创新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中国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现实之问进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