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国外近10年幼小衔接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幼小衔接对儿童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近10年来,国外研究者对幼小衔接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和思考,众多研究者主要从生态学理论和社会文化视角对幼小衔接的本质及其动力学原理进行探讨。本文通过对幼小衔接相关理论探讨,试图进一步深化我们对幼小衔接的认识,同时关注幼小衔接生态学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的有关研究,还为我们开展有关幼小衔接的研究和教育项目提供了一定的启示:要注重儿童所处生态系统的影响,增强各因素之间的联系和合作,重视儿童主体的作用,同时也要关注幼小衔接的生态性。  相似文献   
2.
2~3岁是幼儿饮食行为形成的重要阶段。幼儿饮食行为的形成与家长喂养行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研究者采用问卷法对北京市城区359名2~3岁幼儿的饮食行为与家长喂养行为进行调查。结果表明:2~3岁幼儿已经表现出一些不良饮食行为,包括:吃饭不专心独立、吃饭慢、爱吃零食、挑食、爱喝饮料,这其中尤其以吃饭慢最为突出;家长使用最多的策略是平衡膳食型喂养和积极反应型喂养,较少使用放任型喂养和工具型喂养;家长喂养行为对幼儿饮食行为有显著影响,不同类型的喂养行为产生的影响也不同。尽早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选择科学适宜的喂养行为是改善幼儿饮食行为和家长喂养行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正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新的健康观,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而是生理、心理和社会完满的适应状态。"由此,健康教育的内涵也得到了扩展,心理健康教育受到关注。已有实证研究表明,家庭是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1]庞建萍对3~6岁幼儿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也表明,家长的观念及教养方式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园有必要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幼小衔接研究趋势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年来幼小衔接对于儿童发展的重大影响已经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但国内外关于幼小衔接的研究存在诸多差异,国内相关研究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国外研究不仅关注了家长在儿童幼小衔接期中关注的问题,家长对儿童入学准备的认识,而且涉及了家长对幼小衔接的感受,参与幼小衔接的愿望等内容.国内研究主要只是关注了家长对幼小衔接的不正确认识,而且缺乏较大规模的相关调查.虽然国内外研究都涉及了教师对儿童入学准备的期望和对幼小衔接活动的看法,国外相关研究更为具体、深入,而且还比较了教师与家长在儿童入学准备认识上的差异,对幼小教师关于托幼机构与小学之间一致性与连续性的看法进行了考察.此外,国外研究还充分重视幼小衔接中最大利益相关者儿童的情感态度与认知、期望,相比之下国内尚未有这方面的研究,很值得在将来的研究中弥补这方面的空白.对各个利益相关者关于幼小衔接重要问题的认识与情感态度进行比较,尤其是对家长和教师、幼小教师、儿童与成人之间的观点进行比较,将有助于促进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改善幼小衔接实践,帮助儿童平稳、顺利地度过幼小衔接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5.
近十年来幼小衔接对于儿童发展的重大影响已经受到了国外研究者的重视.很多关于幼小衔接的理论研究都强调从生态学理论的视角来重新思考幼小衔接问题,并且开始关注各利益相关者对于幼小衔接的看法,本文梳理了近十年国外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于幼小衔接看法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关注儿童、家长和教师等利益相关者对于幼小衔接、入学准备以及相关问题的认识、情感态度等,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某些研究趋势,同时可以为我国下一步的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