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5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最主要内容之一,而文本研读是教师备课的第一步。笔者从事全市初中语文在职教师培训工作已五年,为了锻炼学员的文本研读能力,培训中我们强化了教材的“陌生化”阅读,并选择了大量课本外的优秀文本作为阅读教学的实践教材,取得了一定的收效。本文拟对教师培训中阅读教学文本“陌生化”阅读与陌生文本教学阅读的实践作回顾、思考和整理。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由于全国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动,尤其是国家生产布局方针的调整,大西北在全国人口迁移中的地位显著下降。本文对大西北人口迁移态势的变动过程、现状特点及其对人口数量、人口结构和人口分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智力流失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上海城市人口郊区化及其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口郊区化是我国大城市人口发展的新动向。1990年以来,上海进入了城市人口郊区化阶段;郊迁人口的主体是工薪阶层的一般市民;上海人口郊区化将进一步加强,在未来20年,其中心市区人口将减少一半,人口主要迁往近郊区。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根据国家对浦东开发开放的战略要求以及浦东开发的总体规划,从浦东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小城镇发展的现状出发,在有关经济理论的指导下,对浦东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小城镇发展的模式进行探讨,并据此提出浦东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小城镇发展的战略构想。 一、浦东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小城镇发展的特点 1.浦东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5.
产业调整与上海城市人口再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上海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三产业尤其是金融业,房地产业和信息咨询服务业的比重显增大,工业分布的重心已完成了由市区至郊区的大转移,这一切对城市人口再分布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表现为中心市区人口绝对数量持续减少,边缘市区和近郊区人口大量导入,城市人口分布出现明显的均衡化和郊区化特点,这些趋势有利于改善城市功能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预计未来一二十年内,上述过程仍将继续,其力度还可望进一步增大。  相似文献   
6.
苏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选了梁衡的散文《夏感》,但编入教材时将题目改成了《夏》。散文教学有两大基本关注点:作者的情感和个性化的表达。文中的夏天是梁衡感受到的夏天,个人主观感受特别明显,并大量运用通感等手法加以个性化的表达。这是文中非常显著的特点。阅读教学要抓住"这一篇""这一个作者"的特质,那么"感"是这篇散文教学中必须重视的一个关键字。  相似文献   
7.
基于空间统计的人口迁移流分析 --以我国三大都市圈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大都市圈是中国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就三大都市圈的人口迁移进行研究,对于整个中国的人口迁移研究具有代表性意义。运用空间统计中有关方向和距离的研究方法,针对2000年人口普查1‰抽样数据对三大都市圈人口迁移规律进行探讨后发现,影响地区之间人口迁移量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差距、人口规模、地理距离和气候差别。据此,参照吉佛的引力模型,可以建立三大都市圈与全国其他各地州市的人口迁移量模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上海市人口分布变动的空间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0-2003年上海市乡镇人口密度变化率的空间相关性分析,发现上海市近几年人口分布空间变动格局表现为以中心城区为中心的环状分布模式,中心城区和远郊区人口密度变化小、人口增长缓慢,而近郊区人口密度变化大、人口增长迅速.全市人口密度变化率存在着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4种类型的空间关联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规律性.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上海市人口郊区化趋势明显,高人口密度区域在不断向外扩张,由此可以判断未来上海人口分布的区域变化方向.  相似文献   
9.
发展人口迁移 繁荣市场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迁移的适度发展,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实现各种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最佳配置。很明显,离开人口按照自身规律不受阻碍的迁移流动,一个相对完善的市场机制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中,都曾伴随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包括国际人口迁移,人口分布面貌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由此发生巨变。直到现在,这些国家人口迁移仍相当活跃,在调节劳动力需求、协调人口与经济发展中继续发挥着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最主要内容之一,而文本研读是教师备课的第一步。笔者从事全市初中语文在职教师培训工作已五年,为了锻炼学员的文本研读能力,培训中我们强化了教材的"陌生化"阅读,并选择了大量课本外的优秀文本作为阅读教学的实践教材,取得了一定的收效。本文拟对教师培训中阅读教学文本"陌生化"阅读与陌生文本教学阅读的实践作回顾、思考和整理。一、培训学员的文本研读状况不容乐观我们的培训对象是全市45周岁以下的初中语文非骨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