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综合类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二年级可能性一课,为了帮助学生体会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通常都会安排摸球这一环节。然而,由于摸球时,活动通常都有一个明确的指向性,比如要  相似文献   
2.
语境的研究由来已久,因为它对于理解语篇语义具有重大作用。遣词造句,篇章结构以及语体形式均离不开语境,因而正确翻译的基础应在于准确地把握语境。本文从这一观点出发,首先分析并确定了语境的定义,然后从不同角度对语境进行了不同划分,进而概括了其功能,尤其对语境与翻译的关系进行了详尽阐释,进一步说明了语境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揭示出不论是在翻译理论研究还是翻译实践中,语境都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4.
教学中,把学生的学习过程还原为他们自身的活动过程,通过营造良好的数学活动情境,引导他们在自主、积极的数学活动中更好地建构和完善自身的数学素质,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式。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活动教学的思想,我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尝试着以优化“数学活动情境”为切入口,作了以下几方面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5.
汉英第二人称代词具有模糊性,除了确指听话人外,还可以指称第一人称、第三人称、泛指任何人等非常规指称。本文主要讨论英汉第二人称代词非常规指称使用现象,并分析说话人的意图及其语言表达效果。通过英汉第二人称指称的变化来构建双方关系、传递话语人际意义,在一定程度为交际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6.
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方面。本文结合后批判教育学理论中的提供自我身份意识以及批判性思维,分析我国大学英语专业写作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8.
翻译中对于归化、异化的争论由来已久,孰是孰非,历史并没有给我们答案。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学派中的目的论认为,翻译遵循的最高准则是整个翻译行为的目的,即目的决定方法。目的论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对翻译进行了诠释并对如何进行翻译给与了指导。从目的论的角度结合其三原则即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诚原则。来探讨翻译文化因素时的归、异化取向问题。  相似文献   
9.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作为英语教育的重点而广受关注,然而教学效果并不乐观。将图示理论应用到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探讨如何帮助和引导学生构建、丰富与完善相关的语言图式、内容图示和形式图式。  相似文献   
10.
张荣萍 《云南教育》2005,(28):47-48
在新一轮课改中,“让数学更贴近生活”这一理念在新教材中体现得更为鲜明。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在教学中要瞄准数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最佳联结点,使数学知识因贴近生活而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