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是指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进行过程中带有规律性的运作模式,即构成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关系模式和受教育者反映、选择、整合教育信息,将它内化为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进而外化为自己行动的过程模式。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启示我们,为使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应有效力,就要注意保持教育目标和过程的隐蔽性、教育手段的非强制性、教育方法的多样性、教育过程的长期性。  相似文献   
2.
彭晓薇 《考试周刊》2009,(29):151-152
思想政治教育者人格魅力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独特的、其他因素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其先进性为被教育者提供了学习的范式.其现实性增强了政治理论的可信度.其形象性弥补了政治理论的抽象性.其情感性加速了被教育者接受教育的过程.其价值性提供了评价被教育者行为的公平环境。在实际工作中.应该高度重视培育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宣传的实践性教育存在的问题,在于一般性务虚与普遍性准入的反差、实效性要求与形式性过场的反差、互惠性要求与单向度诉求的反差。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三个方面的缺失,即责任的缺失、统筹的缺失、保障的缺失。解决问题的思路在于切实加强"五个着力":提高认识,着力于全员参与;把握原则,着力于有的放矢;科学谋划,着力于资源整合;健全制度,着力于长效机制;增加投入,着力于后勤保障。  相似文献   
4.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教育目标和过程的隐蔽性、教育手段的非强制性、教育接受的无意识性、教育过程的长期性等特征,这就使它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适应受教育者的心理,消除受教育者的接受障碍;形式丰富多彩,给受教育者提供接受动力;内容客观可信,加快受教育者的接受进程;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强化受教育者所接受的政治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5.
大学智育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智育中的德育因为其具有的强牵引性、隐蔽性和客观性,而表现出独特的教育优势。为了充分发挥大学智育的德育功能,要抓好四个环节的建设内容和内外兼修、双管齐下的建设机制。  相似文献   
6.
德育情感的德育功能是指,德育传导者的德育情感在德育过程中,具有促进德育对象接受德育传导者所传导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的作用。德育情感的德育功能具有内在的机制,表现为人格导向、动机激励和环境感染等作用。德育工作者应通过培育自身德育情感,充分展示德育情感,巩固德育情感的德育功效等途径去发挥德育情感的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7.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教育目标和过程的隐蔽性、教育手段的非强制性、教育接受的无意识性、教育过程的长期性等特征,这就使它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适应受教育者的心理,消除受教育者的接受障碍;形式丰富多彩,给受教育者提供接受动力;内容客观可信,加快受教育者的接受进程;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强化受教育者所接受的政治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8.
隐性方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之一,具有教育目标和过程的隐蔽性、教育手段的非强制性、教育方法的多样性、教育接受的无意识性、教育过程的长期性、教育效果的独特性等特征。它内在地蕴含着教育价值取向上的以受教育者为本原则,教育目标上的方向性原则,教育过程中的渗透性原则,教育手段上的系统性原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