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根据教育部2003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重新编写,2004年初审通过并由四家出版社(人民、人民教育、岳麓、大象)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九册),即将在2005学年正式使用。编写这套教科书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为了顺应21世纪全球基础教育改革的潮流,使学生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思想化日新月异、信息交流不断加强、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代社会,从本土化和全球化的视角有机地学习掌握人类社会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3.
在现行初中《世界历史》第一册、第26课“德意志、意大利统一”的课堂教学中,对二相同点与不同点的比较是课堂教学总结环节中的“点睛”之笔。教师教学用书为此专门设计了表格,要求学生对比掌握二的“历史背景”、“统一的道路和统一的中心”、“统一的中心人物”、“统一进程中对奥地利的态度”、“统一后的特点”以及“不  相似文献   
4.
在高中历史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注重整体教材内容的宏观历史定位和具体教材内容的微观现实分析,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所谓宏观历史定位,是指在课程教学中确定相关专题内容在世界历史或中国历史中的时序(古代、近代或现当代)、领域(政治、经济或思想文化)以及相关的知识链接(背景),以揭示特定的历史专题内容与整体历史知识的多样性关系。所谓微观现实分析,是指在课程教学中根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