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1.
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无论对学习者、教师、高校,还是整个教育生态系统,都将催生革命性的变化,导致教育理念与教育形式的解构与重构。如何利用学习分析和教育数据挖掘技术,把在线学习数据转化为可行动的信息,发掘数据背后潜在的价值,改善教与学,无疑有着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该文首先解读大数据的特征及其应用,接着分析了大数据时代高等教育面临的多重挑战;然后探析了大数据时代的高教改革的价值取向——数据驱动教学,助推教学决策科学化、管理精细化、学习个性化和教学信息化。大数据时代高等教育改革主要有四条实现路径:正确理念是基础,教师是关键因素,学习分析和教育数据挖掘是手段,技术服务是保障。  相似文献   
2.
由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公共场所的双语标识语也越来越多。但英语标识语使用不规范的现象俯拾皆是,这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对外交流的国际形象。笔者运用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生态翻译学理论,从语言维、文化维以及交际维层面探讨汉语标识语英译,并为标识语的得体英译提供有效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3.
4.
以Lewis的词块相关理论为基础,以广东金融学院一年级96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实施为期16周的词块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的对比实验,旨在探究词块教学法对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有效性。定量与定性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词块教学法明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以及二语写作的选词搭配、句式运用、篇章连接和意义表达。  相似文献   
5.
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实际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标识语文本译者的翻译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具体翻译生态环境的制约。新世纪汉语标识语有良好的翻译生态环境。汉语标识语的生态翻译要着重参照"读者反应"这一重要因素,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和美学维进行转换:为确保表达准确性和地道性采取"拿来主义"和进行动态转换;为提高可接受性,考虑文化差异,遵循语言伦理;为实现交际功能和改善人际意义,"意"忘"形",字斟句酌;为创造美感,添加修辞。  相似文献   
6.
甘容辉 《海外英语》2023,(2):122-124
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是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通识类课程重要组成部分,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具有课程门类多、受众面广、课时多等特点。推进大学英语拓展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十分必要,事关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成败。其融合路径在于: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教学能力,要把握好不同拓展课程思政教育的重点,挖掘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教学内容的思政元素,推送多样化的学习资源,革新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