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西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经历了一个阶段性发展过程。坚持为西藏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服务,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密切联系实际、不断改革创新的教育精神是保证这项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刘毅  张庆  贺会勤 《大学教育》2019,(9):120-122
西藏高校大学生正处于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在面临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下,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的需要,更是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现实需要。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在育人功能上高度吻合。但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思政课教师更应该挖掘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大学办学理念的发展,原本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业的课堂教学工作出现了被边缘化的趋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没有自觉的课堂教学意识,或者其课堂教学意识是否强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的课堂教学热情,并最终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讨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意识,分析影响其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提供其得以强化的措施,也就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4.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一项关系我党整体战斗力和生命力的重要工作。中国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在长期的发展中取得了相当成就,但在新的形势下,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力图提供一些解决途径,以期抛砖引玉,引起学者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教育》课在培养西藏大学生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该课程在教材的修订与完善、大纲的统一编纂与制定、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多样化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本文就相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以期有关的专家和同行给予该课程的建设工作以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从而更好地发挥该课程的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