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2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课程标准》特别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活动。教师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体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等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问题,通过学生自主探索、猜想、验证等活动,让学生去创造数学;引导学生利用抽象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应用数学,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则是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重要前提和关键。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2.
道德与法治是小学阶段的必修课,也是学校进行思政教育的“排头兵”。教材内容的设计更加注重扩充学生的精神世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文章以江苏省徐州市金龙湖小学开发的校本资源为例,阐述了道德与法治“1+N”课程资源的开发情况,解析了道德与法治融入“责任担当品质”的目的与意义,分析责任担当品质与道德与法治课相结合的具体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3.
小学道德与法治知识比较抽象,而且涉及内容往往是意识层面与思想层面的。但是,它关联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并且服务于社会实践。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教学,在遵循小学生认知特点的基础上强化他们的感性认知。所以,教学中应该借助有效的情境使抽象与具象之间进行过渡。情境教学法能够生动地呈现知识,让学生的认知方式得到优化,进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内化知识,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