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教育   58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活动目的:通过本节活动课,巩固学生在课内学习的有关动物的知识,开阔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并对学生进行保护有苴动物的教育。 活动准备;各种动物图片、苹果图片、布景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课 通过自然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好多种动物。我想问问大家,你们喜欢小动物吗?谁能说一说,你喜欢哪些小动物?自然界中有很多可爱的小动物,在今天  相似文献   
2.
在笔者的家乡,有一座大山,山上数不尽的沟壑岩峦、乔木藤条,着实让人留恋。有一处陡崖,得像壁虎一样把身体紧紧贴在山壁上,才能一点点蹭过去。笔者胆小,犹豫再三才过去“蹭”。就在寸步难行、胆颤心惊之时,一抬头,蓦然见到头顶高高的峭壁上,悬着一大丛烟霞般的山杜鹃!那杜鹃只有一部分根须扎进泥石里,半边的犹垂挂在空中。她那舒卷自如的天然风姿,那流光溢彩的掩不住的生命力,刹那间就倾倒了我。从此再也不能忘记。  相似文献   
3.
本期"应考指南"特邀十位高考阅卷老师,分科就2006年度高考阅卷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评述。各科老师结合自身感受,就考生出现的典型失误、非智力因素丢分以及知识网络方面的缺陷,进行了透彻分析。十位老师的文章,篇篇直击考生出错原因的本质,应对之策明确具体。我们期望这一组稿件能为新一届考生的复习备考助一臂之力。  相似文献   
4.
自然教学要注重发展儿童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主要是观察能力、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以及栽培饲养制作等动手的能力),就必须自觉地注重使儿童投身于自然研究的实践活动,并为开展此类活动创造条件。从教材和所布置的作业可以看出,其中大量的是促使学生在他们日常生活中乐于去从事的实践性研究活动,而学生诸方面能力的发  相似文献   
5.
2002年高考成绩揭晓后,贵阳一中的一对双胞胎“姊妹花”,分别以总分713分、712分夺得贵州省理科第一、二名,花落中国当代著名学府——北大和清华。令人称奇的是,这对不在同一班就读、分别由不同教师授课的双胞胎姐妹,同时参加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物理竞赛,并且同时获得贵州省赛区金奖。这对充满神奇色彩的“双胞胎”,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请您和我们一起关注云贵高原上的这对“姊妹花”。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最根本的一条就是靠教育,靠人才。”这一精辟的论断指明了培养创造型人才是教育面向21世纪的重任。因此,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是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基础。心理学告诉我们: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思维形式,是发明或发现一种新的反应方式,用以处理某种事情或表达某种事情的过程。客观存在要求重新组织概念,以便产生某种新的东西,某种以前不存在或未发现的东西,至少对思维者来说是不存在的或未发现的。语文教学该怎样巧设…  相似文献   
7.
郑艳霞 《天津教育》2022,(2):128-130
我国初中语文课本上虽然综合性学习活动主题不同,每个主题强调的学习任务也有差异,但都是为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融入乡土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参与兴趣,让学生在自主、愉悦的环境中切实提高语文思维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新教育改革中明确指出,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  相似文献   
8.
词义扩展的理据性和认知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索绪尔符号理论认为语言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是任意性的,因而它无法解释语言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词多义现象。认知语言学从独特的人类认知视角,发现了词义扩展存在着理据性,即主要是通过人类的隐喻和转喻思维实现的。从词汇意义扩展的理据性,以及词义扩展的主要认知模式——意象图式模式、隐喻模式和转喻模式中不难发现这个现象。  相似文献   
9.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这是众所周知的名言。其含义就是说 ,哪里有生活 ,哪里就有语文学习的空间。语文学习的天地远远超出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天地 ,语文学习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从另一个角度看 ,课堂教学也难以承担起培养语文能力的任务。可见 ,课内外联系 ,校内外沟通 ,学科间融合是语文教学的必由之路。以大语文教学观作指导进行的语文教学体现在 :一方面 ,要把语文学习扩展到课外、校外 ,扩展到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 ;另一方面 ,要改革课堂教学 ,强化课堂教学同生活的联系 ,打破课堂教学的封闭局面。简单、通俗地说 ,抓住课…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