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2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一、深研教材,扣准目标文言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寓言则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学体裁之一。《守株待兔》一课结合二者特点,且耳熟能详,是教学寓言的典型范本。仔细研读教材不难发现,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为主题,整组推进“寓言”体裁的学习。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在低段的学习中已经学过10篇寓言,读懂故事文本,感知其中寓意是以往学习的主要目标。到了中段则要求能联系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思辨意识。再往后到高段,要求进一步提升,不仅要有思辨能力还要有批判能力。且学生刚在三年级上册学过《司马光》一课,本次学习是学生第二次遇见文言文,仍属于文言文学习的初始阶段。可以说,本课的学习承上启下,基于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教者紧扣寓言这一大主题,同时结合文言文的特点展开教学。  相似文献   
2.
<正>关于杨星月老师执教的《村居》杨德铸(高级教师,南京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小语教研员):今天上午的四节阅读课上得都很精彩。接下来,我想请三位名师分别谈谈你们的看法。先评价一下杨星月老师执教的《村居》吧,我觉得杨老师的课上得很灵动,张弛有度,给了学生足够多的时间去读书、写字,还做了很有效的造句拓展训练,学生表现精彩纷呈,这是一个亮点。潘老师,您怎么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