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动态问题具有动而有界、动中蕴定、多动归一、质因量变等特点,可以有效考查学生操作与探究能力、化归与建模能力、抽象与推理能力、思辨与反思能力,因而一直受到试题命制者的青睐.2017年泰州中考试卷在多处设计了动态问题,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对学生能力进行了考查.本文拟以2017年泰州中考试题为例,谈谈动态问题的思路分析与立意解析,并对试题的价值取向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2.
命题者都有这样一种体验:一道试题从立意构思、框架搭建、题目编制、打磨洗炼到润色成型,要经历艰难甚至痛苦的过程.为了试题更科学、适切、简练,需要问题不断优化、文字反复推敲,最终呈现的试题也许只是诸多设想的一部分,难以完整体现命题者的意图和期待.事实上,试题只是"引玉砖",更多"美玉"在题外.试题不仅是教学评价的载体,也是教师研究的素材与教学的资源.  相似文献   
3.
<正>数学符号是人们进行表示、计算、推理、交流和解决问题的有效载体.符号化是数学的显著特征,它使数学关系的表述、几何图形和逻辑关系的表示更准确、规范、简明,也使数学更充满魅力.《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十大核心词中排在第二位的就是"符号意识",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要让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师需要通过研究,甚至争论、争辩,了解数学概念的内涵及其发展,体现研究与求真的学术精神,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数学概念教学要将学术的数学转化为教育的数学,理解教材编写意图,把握学生认知基础与结构,增强学生的数学情感,让学生感悟数学的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5.
6.
<正>1问题提出一位初中数学教师通过Q Q向笔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将△ABC放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的网格中,点A、B、C均落在格点上.(1)计算AC2+BC2的值等于;(2)请在如图所示的网格中,用无刻度獉獉獉的直尺,画出一个以AB为一边的矩形,使该矩形的面积等于A C2+BC2,并简要说明画图方法(不要求证明).该老师同时将参考答案发给了笔者,说没看懂答案的意思.笔者有一个习惯:总是在自主思考有了解  相似文献   
7.
教学需要真实,也需要艺术,但教学艺术不是纯表演的艺术.如果执教者只是把"彩排"时预设的教案作为一种程式,像放幻灯片一样机械播放,缺乏应有的课堂应变和生成,这样的"彩排"应该坚决予以摒弃.如果把"彩排"当做研究,作为校本培训的载体、提升教师素养的平台、学校教学常规的管理手段,那么,通过"彩排",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8.
数学素养既包含数学知识、方法、思想等显性素养,还包括数学情感、态度和理性精神等隐性素养,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教师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知识教学为载体,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力求显性与隐性目标双关注;通过课堂、活动和考试等有效评价手段,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感。  相似文献   
9.
“道”是事物的根本,“技”是“道”的外在表现。数学中的“道”就是数学的本质、基本原理、通性通法。数学学习离不开技能与技巧,但关键在于悟“道”。“道”能生技,也能生巧,否则“技”就是无本之源。“道”需要教师的点拨引导,需要学习者主动感悟与反思、完善与升华。掌握了数学本质,“技”自然而生,从而达到“大道于心”的境界。  相似文献   
10.
解题,无论对发展思维能力,还是提升应试水平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发挥解题的教学价值,通过问题的探究与解决,让学生思维上通下达、左关右联?笔者以为,必须抓住四个关键词:回归、迁移、优化、发展。本文拟从一道几何填空题的探究与解答、迁移与推广的过程,谈谈笔者关于解题教学的启示与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