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陆新前 《新高考》2008,(1):14-16
[现状分析]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古人写文章一般不断句,读者要自己去断。所以,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它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词义、语法、古文化知识基础以及较好的语感。近年来北京、辽宁、浙江、广东等省均出现此题型,北京、广东连续三年都出现此类题,江苏2008年《考试说明》中也将其列入选考内容。形式有两种:一是只画停顿用的斜线标出即可,一是加标点,要求比前者高。这一考查体现了新课标对文言文的诵读要求,强调熟读成诵、心口相应、烂熟于心,这对培养学生的文言文水平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对《荷花淀》教学目标的分析《荷花淀》在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一单元,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记叙文材料的搜集、选用和剪裁。这个重点在本单元四篇课文中均显得非常突出。从文体上说,《包身工》、《依依惜别的深情》是报告文学,《琐忆》是回忆性散文,都能很好地体现材料的真实性和典型性的要求,《荷花淀》是整个高一年级惟一的一篇小说,也是孙犁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其中夫妻话别、敌我遭遇、助夫杀敌三个片断的描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