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在等级秩序尊严观念下,人不是作为一个自主、自立的人格主体存在,只是处于社会某种等级序列关系中的一个样品,并以特定的身份存在于社会关系之中。作为中国传统思想主流学派的儒家思想所包含的等级观念一直为等级秩序尊严观提供理论支持。以人性恶为基础的荀学思想和法家思想中暗含的人格尊严观、道家思想中的人性尊严观和墨家思想中的平等尊严观是中国传统思想中关于人的尊严的闪光点,是中国传统社会反对等级特权制度的有力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2.
人的尊严既包含着人的人格尊严,也包含着人的身体尊严。但长久以来,人们总是强调理性精神上的人格尊严,而忽视了人的身体尊严。女性身体所拥有的固有尊严和价值总是被人们刻意地压制、贬低甚至诋毁。人的主体性决定了女性身体的非客体性及其尊严的独立存在,女性只有获得身体尊严才能真正实现其人格尊严。切实维护女性的身体尊严不仅是一种道德理念,更应是具体的法律实践。在法律上,衡量女性身体尊严受到侵害的实质标准是其身体沦为客体物。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当前微机接口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实验教学改革方案,对教学实验平台、教学方法、实验内容进行改革探索。微机接口实验教学改革不仅能巩固理论课程所学知识,而且让学生建立起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概念,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在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创新能力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5.
宪法学视角下人性尊严的核心内涵是指人基于人之为人的本性而具有的不可侵犯、不可剥夺、不可放弃,而在法律上享有的无差别的人格精神和主体地位.是人的价值基础和权利根源。人性尊严的权利属性决定了其更适合作为宪法基本权利,而不是具体法律权利;人性尊严的价值属性决定了其更适合作为宪法最高价值原则,而不宜单纯地作为人的内在价值。人性尊严作为宪法基本权利所具有的权利功能.包括消极防御功能和积极请求功能两个层面。  相似文献   
6.
崛起之路——美国历史上贸易保护和自由贸易之争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资本主义降生以来,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主义之争始终是各国不同政治经济派别分歧的重要成分。随着时代的变迁,一国可能从主张自由贸易转向贸易保护,也可能由贸易保护转向自由贸易。一般说来,在国际经济危机时期,贸易保护的声音往往抬头;而在繁荣时期,自由贸易又容易成为潮流。对于强国来说,自由贸易是占领弱国市场,打败弱国企业的旗帜;对于弱国来说,贸易保护是抵御市场强权,发展民族工业的盾牌。当一国从弱变强时,它就会开始赞同自由贸易;反之,当一国由强变弱时,它又会回到贸易保护主义路线上去。可以说,美国的历史就…  相似文献   
7.
信仰人民!     
我在讲课的时候经常就会有人问我:“你有什么信仰?”我琢磨来琢磨去,最后就琢磨出来一个词,叫做“信仰人民”。也就是说,人民这个词在我这里就替代了那个上帝,人民就是我的上帝!这个是我个人感觉特别重要的一个东西,因为我们今天这个社会没有精神支柱,缺乏精神支柱:共产主义不信,资本主义又不好信,信上帝吧?其实我觉得那个上帝的水平也不够高。信儒家?儒家确实也有它的问题。所以,就只有那个不分化的、作为整体的人民才是可以信仰的,因为人民的容量太大,人民像大海,因此,当你信仰人民的时候,可能就会使得你的一生都找到了支点、找到了方向、找到了动力。而信仰这个东西其实是特别重要的东西,生活当中是极其需要信仰的,如果没有信仰,你的生活就常常是漂泊的,因为没有精神家园。在缺少信仰的前提下,很可能是生活质量不高,天天算计,天天算计就会算得很烦、很累。  相似文献   
8.
实验室创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