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数学练习设计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必备的专业基本功,也是提高数学练习有效性的前提与基础。优质的数学练习设计不仅要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启发性,而且还要能有助于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不断完善。基于"命题联想系统"的数学练习设计,能有效促进学生将数学知识系统化、简约化、集成化、模块化,因而能逐步完善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2.
【热点综述】2007年6月29日,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香港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补充协议四》(简称“《CEPA补充协议四》“)。协  相似文献   
3.
赞科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到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 如果把教师和学生分别作为两极,在以信息的传输和反馈为基本特征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围绕这两极,经纬其间的课堂教学诸因素在心理层面上则构成一个“心理场”。多年在一线教学的实践使我意识到:“心理场”能触及学生  相似文献   
4.
顾亚龙 《教师博览》2014,(11):13-13
教了三十多年的数学,现在却越发纠结于这样的追问:数学教学让学生深陷在那些除了考试也许一辈子都用不上的知识点和考点里,其价值何在?除了让学生掌握具体的数学知识,数学教育到底应该给学生留下些什么?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的一席话发人深省:“在学校学的数学知识,毕业后若没什么机会去用,一两年后,很快就忘掉了。  相似文献   
5.
教材分析 “周长”一课是我们熟悉的教学内容.教师们津津乐道于对此课的研究,但往往对“周长”的概念停留在表面而没有深入挖掘下去,使得学生对“周长”的概念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各版本教材对于“周长”的叙述也有所不同。上教版: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桑叶的周长。(仅仅做了简单直观描述,没有给出规范的定义)苏教版:游泳池池口黑色边...  相似文献   
6.
一篇好的文章,总有一两处有意蕴的“点睛”之笔,这往往是理解和领会全文的关键,人们常称之为“文眼”。笔者认为,课也应该有“课眼”。一堂课,如果没有“课眼”,就如同一幅肖像画没有画上眼睛,顿然没有了灵性。 一、“课眼”是学生学习的疑点,却往往是教者的盲点 常听到一些课,从环节上分析,可谓中规中矩,但总给人一种  相似文献   
7.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学科教学则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因此,德育回归课堂,回归学科,是落实和提高德育有效性的必然选择。就数学学科来说,“数学真理的绝对性,数学结论的可靠性,数学演算的精确性,数学思想的深刻性”所蕴含的“实事求是,言必有据,服膺真理,一丝不苟,严谨认真,崇尚科学”的理性精神,通过生动具体的教学过程,点点滴滴地渗入学生的心田,对于培养学生“正直与诚实的品格,坚韧而执著的精神”,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能为学生日后的人生历程打下亮丽的底色;这正是数学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8.
每次政治考试结束,无论是模拟训练还是高考,大家普遍感觉"还可以",答题时也都"有话可说"。但最后发现,主观题并没有得到预想的高分,有的得分很低甚至一分没有,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不会"踩点"。高考阅卷采取的是流水作业,阅卷老师要在短时间内阅完数量庞大的试卷,往往是"踩点"给分。这就要求考生在解答主观题时学会"踩点"。  相似文献   
9.
有些小学有这样一个惯例:教语文的女教师一旦年龄过了45岁,如果本人提出来要改教数学,学校一般会给予考虑。刚开始,大家也曾经担心这些半路出家的“新手”能否胜任。出人意料的是,经过短时期的磨合,这些教师都能迅速完成角色转换,而且教学效果并不差。语文教师改教数学,教学效果反而比数学教师好些?这似乎是个悖论。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也很喜欢听语文课;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教材中有一个课题,叫做"搭配"。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材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有序思考。《小学数学教师》杂志曾经发表过颜春娅老师的一篇不错的文章,重点谈了有序思考的问题,正如文章中所说,有些教师可能"只是把关注的目光放在‘有几种搭配方法’这一结果上,对于‘有序’这一目标并没有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