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0篇
  2023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教育部2004年发起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来,诸多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从纵横两方面考察发现三方面制约因素:中学应试教育惯性,相对不利的英语学习环境,学校科层权力与教师专业权力之间的对抗以及教师自身素质状况导致英语教师的自主性不足.  相似文献   
2.
中国大学类意识的发展影响大学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类意识是指大学作为社会中一类群体对自身存在的合法性、生存理想的诉求和确证,对大学之有别于其他组织机构和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的内在精神的自觉追求和坚决维护,对大学作为社会特殊机构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的深刻反思。大学类意识决定着大学定位的合理与否。本文通过对中国大学类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的历史考察,指出了当前中国大学类意识发展的不足及其对大学定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世界学位制度的发展规律显示,学位制度的持续改革和发展是一国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重点的转移,迫切要求学位制度增强适应性、前瞻性和创新性.建立学位研究的支撑体系、修改和完善<学位法>,是构建中国特色学位制度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4.
印度“学位与职位相分离”政策的演变是其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互动的体现,是高等教育政策适应社会要求的结果.印度处理高等教育扩张中出现的知识失业的方法和政策显示,只有从个人观念、教育管理、社会政策三个层面处理好学位与职位之间的紧张关系,才能有效缓解知识失业问题.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河北、河南、湖北和新疆四省区119名特岗教师的调查发现,婚姻稳定性、人际关系满意度、心理情感满意度、福利待遇和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对特岗教师离职倾向存在显著影响,精神需求无法满足是特岗教师离职的关键因素。要关心特岗教师婚恋问题提升其归属感,加强人文关怀满足其“社会人”需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土回归,落实“城乡轮岗”式观摩学习和实效培训以提高专业化发展,提高福利待遇激励留人,降低特岗教师的离职倾向。  相似文献   
6.
大学类意识是指大学作为社会中一类群体对自身存在的合法性、生存理想的诉求和确证,对大学之有别于其他组织机构和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的内在精神的自觉追求和坚决维护,对大学作为社会特殊机构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的深刻反思。大学类意识决定着大学定位的合理与否。本文通过对中国大学类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的历史考察,指出了当前中国大学类意识发展的不足及其对大学定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大学研究院制度是荷兰国家创新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国际竞争力形成与提高的主要因素。荷兰大学研究院之一的跨校教育研究中心的具体运作显示,组织机构开放、培养目标明确、优质资源整合、学科交叉融合、博士课程设置合理、灵活并重视博士生能力的养成等,是大学研究院的显著特征。荷兰大学研究院的制度设计及运作成效,显示了只有在制度上进行创新,才能集中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博士研究生教育及其研究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德国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大学改革,为其成为高等教育强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间的曲折历程显示出,先进的大学理念是改革成功的关键,大学渐进式改革比激进式改革更有效果,大学的独立性是相对的。要坚持“自由”、“独处”和“合作”的统一,以科学研究来实现大学的教与学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Ba-Ma制度引入荷兰学位制度的过程显示,主动进行改革,按照学位特征和发展规律的要求使学位制度涵盖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尤其是涵盖高等职业教育),采取具有灵活性和渐进性的改革策略,是促进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发现、培养、支持——荷兰博士研究生创新支撑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荷兰博士研究生教育的调查显示,科学合理的博士研究生遴选机制、系统有效的指导训练机制和强有力的物质保障机制,构成了荷兰博士研究生创新的支撑体系.改进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式、加强导师指导、保证必要的物质条件是提高我国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