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9篇
教育   1075篇
科学研究   138篇
体育   117篇
综合类   9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7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江苏省高校学生健美需求和健美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江苏省10所高校为例,通过对大学生的健美需求与健美教学开展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我省大学生的形体健美意识较强,但高校健美教学开展的情况与大学生的健美需求之间存在很大差距。提出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增加健美内容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乒乓球的专项意识不是自发产生的 ,它是在大量的练习和比赛中获得的。学生在练习中不受正确的意识指导 ,就会受错误的意识支配。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进行乒乓球专项意识的培养 ,加速运动技能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从心理学角度入手,采用献资料法、观察归纳法等,分析了高校普通运动员(非特招高水平运动员)在参加体育竞赛中影响水平发挥的不良心理状态,提出了正确的心理定位和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4.
对肿瘤学期刊已发表的论文或稿件中绘制生存曲线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实例分析,以期为编辑人员加工文稿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庄海燕 《图书馆论坛》2006,26(4):217-219
针对小型医学图书馆的特点,对工具书在图书馆工作中的作用以及工具书收藏进行了探讨,并且对工具书的利用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庄萍  毛云  强娜 《惠州学院学报》2006,26(6):123-128
从梳理中学化学教材中绿色、环保教育的知识点入手, 在课堂教学过程、研究性学习、实验课及课外活动等四个方面阐述了中学化学教育渗透绿色、环保教育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7.
走向世界--晚清中国海关与1873年维也纳世界博览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尽管下层社会已经与海外建立多重网络联系 ,近代中国在国家层次上则还经历了一个曲折而充满生机的中外交流建立阶段 ,本文通过对中国海关在 1 873年维也纳世界博览会的工作及中国展览的历史回朔说明之。 1 873年维也纳世界博览会是中国第一次由官方组织和派代表出席的世博会。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 ,中国在此次世博会的成功展览是以洋员为主体的晚清海关首次经办展览事务的结果。海关洋员的筹划、安排和组织使中国展区获得成功 ,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通过此次博览会 ,海关形成了办理博览会事务的模式 ,使此次办理工作成为其经办世博会展览事务的典型代表 ,同时也体现了其办理工作的双重性质。由于维也纳世界博览会上展览的成功 ,中国政府陆续参加以后的世博会 ,通过博览会展现自我 ,走向世界 ,发现世界。 1 873年中国参展维也纳世界博览会是一个具有进步意义的历史事件 ,同时它也反映了中国走向世界的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及其过程本身丰富多姿的面貌  相似文献   
8.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总是首先受到电视话语、栏目特点的约束,在此基础上又要凸显个人的风格。白岩松、崔永元等优秀节目主持人,其语言或理智深刻、尖锐犀利,或新颖独特、融情于理,或温文尔雅、细腻真挚,或机智幽默、平中见奇,都具有迷人的个人魅力和独特的语言风格,应认真总结优秀语言风格的内在规律及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由此而产生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成为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独特社会问题。通过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安全、学习、品行、心理等方面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及政府各方共同努力,协调合作。  相似文献   
10.
在清末民初引进域外戏剧的潮流中,胡适是继王国维,齐如山而卢的又一前驱,他注重西方戏剧名著的解读与舞台艺术的观摩,力求为新剧提供可资借鉴的“范本”。然而,这位最早解读,评价莎士比亚戏剧原蓍前驱,到上世纪末仍被摒于中国莎学殿堂之外,他于民初对西方社会问题剧的研治,现代主义戏剧的接纳,也长期落在研究研究者的视域之外,示涌获得应有的历史评价,本文意在探讨胡适留美期间对于西方古典和近现代戏剧的选择,汲取,及其在推动中国戏剧理论批评从古代向现代转型中的地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