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湖北教育学院中文系开办本科已有二十余年,在省内外有一定的影响,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进入新世纪后,怎样才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需要总结和探讨。前不久,中文系全体教师举行了一次高校文科教学研讨会,大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互相交流了各自的经验感受,并提出了许多新鲜的观点,引起了与会者的共鸣和思考。学院有关领导还作了总结性发言。下面是发言的摘要。  相似文献   
2.
建国后十七年文学的艺术风格是由一批代表社会思潮、时代情绪、审美趣味的文学家涂抹的。它经历了一个由“颂歌”年代透射出的明朗与清新兼具,到由“战歌”年代透射出的热烈与冷峻杂糅的变化。这同时也就形成了其艺术风格的基本色调。但由于风格大一统、类型化,也使十七年的艺术风格显露出一种“单纯的热闹”。  相似文献   
3.
伤痕文学的深层面的意义在于:它率先对文化大革命作出了文学的批判与否定,这使它首次走在政治的前面,这表明了文学自我意识的觉醒、文学尊严的树立、自我人格的塑造和文学本质的回归。反思文学独特的文学史意义在于:建国后十七年文学在反映十七年这段历史时存在某种严重的缺陷,而反思文学在反思这段同样的历史时,以解放了的思想认知和历史哲学的全新视角对之予以了更为真实、全面、准确、深刻的反映,这就对那段扭曲的文学史作了一次意义重大的匡正和补救。  相似文献   
4.
建国后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因受到时代的局限以及历史的变迁,而引起了文学史界评论界的“再认识”。但过去的“再认识”主要围绕作品的历史的真实性而展开。本文以李准的“李双双小传”作为不仅定性而且定量的分析标本。提出应该以“形象大于思想”“细节的真实”作为一种既衡量其真实性,又衡量其艺术真实性的评判方法,这就是“现实主义的”评判方法。  相似文献   
5.
文学的后新时期,一个明显而触目的变化是"共同性"现象的消失和"个人化"趋向的出现。个人化写作不仅包括个人化女性文学,也包括"新生代"小说和"后新诗潮",甚至还包括"知识份子写作"。出现个人化写作趋向的最重要原因是经济社会经济价值的一元化造成文学创作的边缘化,另一重要原因是老一代作家的"被边缘化"和灵魂的裂变,尤其是"新生代"的出现。由于群体意识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主流意识,个体的人的价值向来被忽视,因此张扬个性解放、强调个体的人的价值的个人化写作是有文学史的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建国后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因受到时代的局限以及历史的变迁,而引起了文学史界评论界的"再认识".但过去的"再认识"主要围绕作品的历史的真实性而展开.本文以李准的"李双双小传"作为不仅定性而且定量的分析标本,提出应该以"形象大于思想" "细节的真实"作为一种既衡量其真实性,又衡量其艺术真实性的评判方法,这就是"现实主义的"评判方法.  相似文献   
7.
《废都》是一部备受争议而又命运坎坷的小说。本文从三个层面对它予以解读:是转型期及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平衡造成了“废都”景观,而作者是以田园牧歌的美学理想来观照“废都”的;沉沦中的庄之蝶想用“性”来拯救自己,这一救赎也许并非毫无效果,但终究只是徒劳,因为“性”也在沉沦中,沉沦者不能充当拯救者;庄之蝶之“蝶”可能有追花狂蝶之意,一定更有“庄生梦蝶”之意,写出了庄之蝶精神废墟的“世纪末情绪”,使《废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跃进民歌当年盛况空前,对之评价奇高。今天虽成为文学史反思的一个热点,但一般都是从政治视角而下的文学判词。本文从大跃进民歌中的爱情诗、文学的想象力、夸张手法的运用几个方面,说明它是因感情的缺位而导致了诗性的迷失,并从“诗缘情”的诗歌美学特征上与大跃进民歌作出一种艺术的告别。  相似文献   
9.
建国后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因受到时代的局限以及历史的变迁,而引起了文学史界评论界的“再认识”。但过去的“再认识”主要围绕作品的历史的真实性而展开。本文以李准的“李双双小传”作为不仅定性而且定量的分析标本。提出应该以“形象大于思想”“细节的真实”作为一种既衡量其真实性,又衡量其艺术真实性的评判方法,这就是“现实主义的”评判方法。  相似文献   
10.
建国后的十七年中,"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理念导致同样理念的文学思潮,文化大革命中更是将之扭曲,使之虚假理念化.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思想解放、人的觉醒、人性的复苏,使当代中国社会出现与虚假"理念化"相对立的"世俗化",世俗化成为当代社会最明显、最突出的演变倾向.而最能代表这种世俗化思潮的文学现象便是俗文学.通俗文学思潮是以世俗化这一历史倾向为其时代背景,并深深契入到新时期的社会思潮中的.理解通俗文学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文学功用,而通俗文学独特的愉悦功用使作为"人学"的文学更丰富、更健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