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2篇
教育   26篇
体育   28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奥林匹克运动与青年人的社会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青年人的社会化是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奥林匹克运动有其独特的化内涵,对促进青年人的社会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探讨了奥林匹克运动与青年人的社会化的关系,以促进中国青年人的社会化和国际化。  相似文献   
2.
3.
以学习动机为核心的学习动力在大学生的学习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 ,缺乏学习动力的情况在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大学生学习动力缺乏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且成因各异 ,如何采取相应措施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道德价值观取向结构"的观点为理论构想,编制青少年道德价值观问卷,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青少年道德价值观的取向结构包括利他性、利己性、个人修养、进取性4个因素,其结果与理论构想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5.
21世纪以来,我国的体育传播理论体系和学科框架已初步形成,CSSCI来源期刊论文发表、专(译)著以及教材出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体育传播学方向课题立项等相关学术成果丰富,研究议题主要集中在体育新闻传播、体育文化传播、奥林匹克传播、体育赛事传播、国际体育传播、体育新闻传播教育与科研6大领域,为我国的体育传播理论创新与实践指导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由于我国体育传播学的发展历史较短,至今依然存在3个层面的主要问题:从微观层面看,尚未跳出“发现问题-剖析个案-总结经验”的范式窠臼,学理研究不够;从中观层面看,尚未打破体育学和新闻传播学之间的认知壁垒,学科共识不够;从宏观层面看,尚未突破中西方国际体育传播研究的固化思维,学界对话不够。未来我国的体育传播研究可以从算法传播下的体育新闻生产、健康传播下的数字运动实践、身体传播下的体育数字劳动、视觉传播下的体育网络直播、空间传播下的社区体育治理和故事传播下的体育国际形象6个方面加以拓展,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和我国成功举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时代背景下,要积极对外发声,主动引导舆论,展现正面、亲和、担当的中国体育国际形象,为构建“世界体育共同体”贡献...  相似文献   
6.
该文基于文化认同理论,运用文献资料法,结合田野调查与专家咨询,探析如何通过数字技术驱动和建构丝绸之路民族体育文化认同。研究发现:数字技术颠覆了传统信息流通的方式,满足了受众对民族体育文化的认知需求。数字技术带来的时空一体化,有效推进了民族体育文化的共享,有望弥合民族文化鸿沟,塑造"他者"认知的想象空间,推进丝绸之路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经济合作。建议以数字驱动、体验交流作为技术支撑,以中国主导、多边合作作为建构的主体,以民间体育文化交流、赛事品牌打造进行内容建构,多管齐下,共同打造民族体育文化数字空间,增进丝绸之路民族体育文化认同,助推"一带一路"经济合作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8.
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病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进入病人角色后,其需要的层次就会发生变化。突出表现为病人的某些生理需要上升,安全需要更为突出,爱和所属感更为迫切,自尊和自我价值感容易受挫,自我实现需要常常被压抑。在患病的过程中,如果一些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消极情绪。  相似文献   
9.
对于同心圆的有关性质,教材中没作具体说明,但我们可以从例题、习题中总结得到,掌握它们,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各地的数字电视基本都处于试验或者市场推广期,相关政策还很滞后,运营显得没有章法可循,很多环节都是一种模糊的运行状态,隐含着一定的危机。①因此,立足中国国情,借鉴西方特别是美国数字电视的发展策略,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