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体育   13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宝木 《中国集邮》2001,(2):36-38
邮市,已成为集邮者和投资者经常光顾的场所,并在集邮界具有了广泛的影响力。广义上的中国邮市在20世纪初叶已出现,但那个时候的邮市根本不可能与目前的邮市(本文专指二级市场,下同)相提并论。在中国,真正的邮市出现并形成规模是20世纪80年代初,一些集藏基础较好、经济发达的城市出现丁以交换为主的集邮市场,尽管在1988年之前,这种市场未获得官方的认同,但1985年邮市的繁荣却使中国邮市由非法向合法转变提供了可行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邮市见闻(87)     
歇夏期难逃低迷 7月份虽有热门新邮问世,尤其《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纪念》邮票形成了新的热点,但是即使如此,整个市场仍然没有摆脱歇夏期低迷的桎梏。7月中旬开始,近期邮品价格下挫、入市人流减少、出摊率下降、成交大幅萎缩。  相似文献   
3.
宝木 《上海集邮》2003,(9):i002-i003
电影作为重要的宣传模式和引领社会潮流的特殊媒体,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休闲娱乐方式,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风靡全球,至今不辍。电影题材的不断拓展和新颖的表现手法,一直是吸引观众眼球的制胜法宝。作为招揽观众的主要宣传品--电影海报,本身就是一件出色的作品,因而常为影迷津津乐道,其在视觉上往往有潜移默化的渗透性,从而体现耐人寻味的艺术意境。  相似文献   
4.
宝木 《中国集邮》2001,(6):22-22
1997年,发行量仅2.7万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展览会》小版张(俗称“中美小版张”)成为邮市中的明星,市场价格一度攀升至7500元的高位,而在1995年初,这个小版张的市价仅1200元。由此,小版张的市场形象重新为市场人士所瞩目,作为当时的独生子,“中美”小版张的价格走高,给绝大多数投资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相似文献   
5.
邮市见闻81     
正当邮人对邮市不抱过大希望之时,近期邮品的反弹行情不期而至。以去年四季度发行的缩量邮票和《君子兰》小全张为先锋,在1月初开始,悄然引领部分未被炒作过的新邮,走出了温和的攀升行情。《君子兰》小全张升幅最大,由9.5  相似文献   
6.
宝木 《中国集邮》2001,(12):39-40
彩金币是近年来邮币卡市场上一块撩眼的处女地,逐渐散发出迷人的芬芳。与邮票相比,彩金币在中国诞生的时间并不长,尚处于刚刚开发的阶段,这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发行的历史很短,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种彩金币——《戊寅年》是1998年1月份面市的,迄今也仅为3年多时间;二是市场的投资气氛才步入起步状态,绝大多数投资对彩金币的认识不足,根本没有介入该板块的投资,许多人则不屑一顾。因此造成了彩金币的发行市场与投资都处于襁褓状况。发行以来的3年时间里,其影响力在整个邮币卡市场中并不大。  相似文献   
7.
邮市见闻(29)     
“现在邮票真的好买了”,一位自画首日封的朋友高兴地在电话里告诉我,他因首日买不到新邮而曾搁笔多年,听了我向他通报的邮电部关于改革邮资票品销售渠道的举措后重操旧好。不凭预订卡也能在  相似文献   
8.
邮市见闻(48)     
新邮跌价曾引起集邮界广泛议论,邮电部已千方百计地制止这种令人尴尬的现象。但从1994年开始的“增套减量”到去年实施的“以订定量”,4年来的大部分时间内新邮仍以低于面值的姿态出现于邮市,特别是今年几套新邮的跌幅加大、快速“到位”为前所未有,原因还是在于预订数的  相似文献   
9.
邮市见闻(52)     
今年“歇夏期”的特征被表现得淋漓尽致。邮市出摊率仅二三成,但还比入市者多得多。当7月初各邮市收缴第3季度或下半年摊位费时,一些做生意不够付摊位费的邮商只好撤退,从而使本已空空荡荡的邮市显得更加冷清。此情此景不由让人又一次回想起4年前邮市的“惨”状,当时大起大落的情形与目前竟是如此的  相似文献   
10.
邮市见闻(50)     
光阴荏苒,从1990年第4期首次刊出“太原路邮市见闻”,1992年第4期易名“邮市见闻”,不觉本专栏已满50期之数。回顾50篇小文,正是我国90年代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