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学界关于中唐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诗歌艺术、思想等研究已有显著成果,然对诗人诗作所蕴涵之情感体察仍略存不足。以白居易诗歌为切入点,梳理诗人细腻之情感世界,品味诗人对妻、子、兄弟之深厚情感,并尝试挖掘与之相关之主客观原因,对窥见白诗之亲情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十余年来,杜牧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无论在研究方法、研究角度较之以前都取得了显著的长进。杜牧研究的发展脉络、研究趋向所呈现的新特点,也是我们必须关注的。  相似文献   
3.
晚唐五代文学研究在2008年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在词学发展和词人研究、晚唐诗人研究、晚唐五代时代风貌和诗人群体研究等方面均有某些新的论述,兹就上述几方面略为介绍。  相似文献   
4.
论文对晚唐文人皮日休的生年、两次前往江左的时间、与陆龟蒙、崔璞交游的时间以及其离开崔璞幕府至入朝为官之间的行踪进行具体的分析、考辨或补充。论文以为在没有发现新的可靠证据可进一步考证皮日休生年情况下,闻一多《唐诗大系》定其生年为公元833年的说法更为妥当;皮日休两次前往江左的时间,论文认为分别为咸通五年春和咸通六年;文章又从皮日休的诗歌入手,认为咸通十二年春皮日休离开崔璞离任苏州后,皮日休亦离开吴中,并返故乡——襄阳,且皮日休和崔璞交游也并非始于咸通十年,而是在咸通十一年春。  相似文献   
5.
论文对晚唐文人皮日休的生年、两次前往江左的时间、与陆龟蒙、崔璞交游的时间以及其离开崔璞幕府至入朝为官之间的行踪进行具体的分析、考辨或补充。论文以为在没有发现新的可靠证据可进一步考证皮日休生年情况下,闻一多《唐诗大系》定其生年为公元833年的说法更为妥当;皮日休两次前往江左的时间,论文认为分别为咸通五年春和咸通六年;文章又从皮日休的诗歌入手,认为咸通十二年春皮日休离开崔璞离任苏州后,皮日休亦离开吴中,并返故乡——襄阳,且皮日休和崔璞交游也并非始于咸通十年,而是在咸通十一年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