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物质世界是矛盾的世界。所谓矛盾,就是“既对立又统一”①。这种对立统一关系不仅反映了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而且揭示了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亦即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毛泽东曾经指出:“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②这里的内因正是事物内部的矛盾发生。毫无例外,“事实上,即使是外力推动的机械运动,也要通过事物内部的矛盾性”③。那么物体产生机械运动的内部矛盾是什么呢?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对立面,双方既相互排斥、相互否定、…  相似文献   
2.
四季听歌     
四季在时间尺上游走,虫歌鸟鸣,浅浅地吟唱着我们的生命交响曲,谱成一曲曲华丽的乐章。春季宜听周杰伦的歌,温柔又有些若即若离的伤感,模糊的吐字,清晰的寓意,把浓浓的爱诠释到了极致  相似文献   
3.
王荻秋  包振觅 《大观周刊》2012,(44):275-276
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和语法结构方面有许多不同之处。因此,在英译汉过程中,不能逐词逐句翻译。一方面,汉语词大部分是一词一类,而英语常用词有许多都是一词多类。另一方面,汉语一个词能充当的句子成分较多,一般无须转换词类;而英语一个词能充当句子成分较少,充当不同成分需要转换词类。翻译时,把一些英语词性作适当调整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实现高等职业教育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都必须通过实践教学来检验来完成.实践教学比例的增加,在教学中更加重视职业能力、实用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视“教,学,做”的结合,那么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也成为必然的趋势.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能更有效地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多元化的评价模式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形成,对推动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具有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创新人才,也越来越注重具有独创性的个性,因此个性化教学也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教学理念。个性化教学,不是今天才出现的新名词。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提出“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思想。孔子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运用这一思想来指导实践,根据他的每个学生的特性,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教学主义思想家卢梭在他的教育论著《爱弥尔》中就充满了个性化教学的思想。个性化教学强调以个别差异为出发点,以学习者兴趣与需要为中心,以班级教学的调适与分化为基本方向,以每个学生能力与个性的最大发展为目标。相应地,要求教学安排适应个别差异的环境条件,创设相应的情境,建构相应的课程知识以及建立相应的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6.
外婆从菜市场给我买来了两只可爱的小鸭子。它俩就像两只毛茸茸的小黄球,走起路来摇摇摆摆,嘴里还唧唧啾啾地叫个不停。  相似文献   
7.
廖天觅 《大观周刊》2013,(11):36-36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侦查中的应用越来越受侦查机关的重视,在我国虽然没有专门给的法律对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加以规定,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中只对技术侦查措施做了概括的规定,但它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却是毋庸置疑的。本文试图通过对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论述,明确其在侦查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全面协调发展引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教育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全面协调发展,才能有所创新,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文章从区域、高等教育类别、各种办学主体三个方面论述了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又”部统辖下地23个字进行系统考察,分析它们的形义关系,得出“又”部字三方面的义类类型。通过考察分析,发现“又”源于“手”,从“又”部的字与“手”相干连。与“又”部义类不相符的字族有一组,这些字的“又”作为简化字的抽象符号,其代替原先繁体字中各个繁难部件。由此得出《字表》“又”部字的构型规律。  相似文献   
10.
网事     
事情得上溯到暑假时。假期之余 ,我和几位好友抽空便上上网 ,看看网页 ,聊聊天 ,当做消遣。开学后 ,由于学习紧了 ,去的次数也相应少了 ,约摸一个星期上 1- 2小时的网———这本倒也没什么。后来也不知怎地 ,这股冲浪风在同学之间广为流传 ,许多人都纷纷想过把瘾。更不知怎地 ,这股风传到了班主任老师那里 ,于是掀起了轩然大波 ,先是个别谈话 ,再是班上三令五申的严加禁止 ,甚至在家长会上也“网”事重提 ,更在数位家长面前点了我的大名。于是 ,此事便呈几何平方数发展 ,我们全班上下都知道了他们的学习委员在上网———起初我对此有些耿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