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而怎样发展特别是怎样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却是许多国家、地区曾经或者正在力图解决的难题。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世界向我们展示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一些国家和地区工业反哺农业的各种理念、措施,为我国新农村的建设及实现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2.
建设新农村,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和社会问题,关系到整个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与和谐转型,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本文从这个层面对当前建设新农村的意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基于对中国具体国情的深刻认识和把握,创造性地提出了首先从农村改革的战略思想,推动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今天,推进中国的政治发展,农村包围城市仍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政治发展之路,是中国政治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这个概念有其丰富而深厚的理论意涵。从历史追溯、国家战略和统筹发展的视角,对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和作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要完成这项艰巨而伟大的历史任务,必须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和谐社会六项基本特征,并从这六项重要原则出发综合考察和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6.
关于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问题,既是一个老问题,又是一个新问题。从日本经济长期低迷,到亚洲金融危机,无不反映这个古老问题在新形势所遇到的挑战。文章从经验论和实践论的角度,从东亚等后发国家以及我国现代化历程的实践中,力求找出某种带规律性或有启示意义的操作原则或思维导向。  相似文献   
7.
任何社会的政治形态必然存在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基础。社会的政治发展一方面要受经济、社会、化和意识形态多种因素的限制,特别是经济因素始终起着基础性的制约作用;另一方面,政治形态的要素构成和状态以及表现形式对经济、社会、化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发展又具有强大的整合功能。特别是后发展国家对政治形态中权威性因素的认识与取舍的态度,对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