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31篇
科学研究   16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进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品牌建设是市场的需求,也是专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手段。专业人才的培养是通过课程实施的,构建具有特色的、完善的、实用的课程体系就成为专业品牌建设中的核心问题。因此,必须对高职学前专业课程体系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隐形素质教育三个角度的构建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高校党支部在迎来了90后新成员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高校党支部作为学生党员教育的基层组织,应积极响应党组织的号召,完善组织制度政策,采取创新应对方式,强化工作薄弱环节,加强对"三型"党支部的建设,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三位一体的新时期党支部。"三型"党支部的建设旨在提升党员学习自觉性,增强支部整体服务力,培养支部长久创造力,为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4.
5.
非正式群体是指几个学生在交往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小团体.教师可以通过对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及对班级管理影响等问题的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使这一群体能发挥其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6.
地市级报社编辑出版的《内部参考》(以下简称《内参》),是专供党委、政府领导同志阅读的内部刊物,它是上达社情民意的一条重要渠道,是供领导决策的重要参考。近年来,日照日报社高度重视《内参》的编辑出版工作,采取多项措施齐抓共管,取得了较好成效。自2006年1月至2007年8月,我们共编辑出版《内参》12期,刊发稿件61篇,其中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的7人次5篇。在2006年度山东省新闻奖专项评选中,有1篇稿件被评为山东新闻媒体内参类二等奖,同时,获得内参金奖的1篇、银奖1篇、铜奖2篇,成为我社历史上《内参》办得最有成效的一年。  相似文献   
7.
大学校园文化的价值功用是指校园文化这一客体属性在满足主体需要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功能和作用。大学校园文化的价值功用主要体现在价值引领、文化传承、生命关怀和环境熏陶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实施创新教育,应转变教学观念,挖掘教学的内容,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辽宁教育学院科研处, 辽宁 沈阳 110032)  相似文献   
9.
深入贯彻落实“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聚焦新工科背景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对标世界一流大学本科教育评价体系,深化课程考核和评价方式改革,完善多元评价体系和多层次评价模式。从严肃游戏学习理论出发,依托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以线下常规课堂教学和线上开放互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为载体,强化过程性评教比重,通过不同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内容和评价形式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效果展开评价。评价体系分为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2个一级指标,教学管理部门评价、教师自我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考核评价、学生反馈评价、用户考核评价、用户体验评价7个二级指标,教学设计、教学效果等32个三级指标,参考课程质量量规制订相关评分标准,从而达到以评辅教、以评促学、教学相长的目的,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推动教师持续改进教学水平,促进实验类一流课程教学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林楠 《今传媒》2015,(3):63-64
中国学者在研究中国消费文化时深受西方批判性研究体系的影响,也主要采取批判取向,体现出强烈的精英主义和道德理想主义。但西方消费文化理论与中国的本土问题和本土经验存在不同程度的错位和脱节,如果直接挪用西方学者的学术概念和理论,而忽视了中国的现实语境,往往会陷入“水土不服”的误区。只有将西方消费文化理论的建构过程历史化,了解其不同阶段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和逻辑线索,才能真正有助于中国本土的消费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