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9篇
  2024年   1篇
  201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1.
我国气候生产潜力及其分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粮食是我国人民的主要食物,也是畜牧业、渔业、林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及工业得以顺利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社会人口的增加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的需要量将日趋增加,需求标准将越来越高。我国人口众多,耕地较少,自然灾害频繁,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储备粮。粮食问题处理是否得当,关系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侯光良 《金秋科苑》2013,(10):59-59
青藏高原在过去数百万年以来强烈抬升,隆起为全球最高、最年轻的高原。对人类来说,登上高原,不仅需要征服海拔4000米的地形障碍,更重要的是要战胜高原极端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生理的极大挑战。那么人类最早是在何时、何地登上高原?  相似文献   
3.
4.
全国解放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亟待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家底,但旧中国留给我们的科学资料极其贫乏,约占全国60%以上的边疆地区几乎是空白,内地的研究也很不够。综考会成立三十年来,先后组织了黑龙江、新疆、黄河中游、华南、云南,以及青藏和南方山区等30余个综合科学考察队。这些考察队对气候工作者提出的任务是多方面的,要求从气候资源方面去评价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课题涉及的范围,大致在东经100—115°,北纬34—42°,包括内蒙古南部,山西、陕西大部,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除河西走廊部分)及青海省的青海湖以东地区。该区的年太阳辐射总量为45.0—65.0亿J/m~2,≥0℃、≥10℃积温分别为1500—5000℃和500—4500℃,年降水量150—650mm,干燥度1.2—4.5,属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到干旱气候。植被属森林草原、草  相似文献   
6.
伊春市位于黑龙江省的北部,北纬46°28′—49°25′,东经127°—130°50′。本市自南而北还包括铁力和嘉荫两县,海拔一般在90—600米之间。10℃以上积温平均为2000—2300℃,年降水量600—650毫米,年水面蒸发量500—580毫米,属于温带湿润气候。 由于气候因子的年际和年内变化,积温常常变化在1700—2500℃之间,5—6月降水量仅占年降水量的20%,而7—8月降水量则占年降水量的50%左右。因此,造成本市内各种作物(水稻、玉米、谷子、大豆和春小麦)单产的大幅度年际变化,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农业气象学是研究农业的各种生产对象和过程与气象因素之间关系规律性的科学。这种生产对象包括作物、森林、草场、畜牧、渔业、养殖等。农业气象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它们取得最大产品数(质)量及其经济效果,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 假使把农产品分成第一性产品和第二性产品两种,那么第一性产品是基础。例如,生产粮食作物,其目的是要获取最大经济产量,而最大经济产量是与作物干物质的累积量密切相关的。营造人工林的目的也是如此。进行牧业和渔业生产的目的,虽然主要为获取第二性产品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泰和县双季稻单产不高不稳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和县位于江西省中部,气候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全县耕地面积约75万亩,其中水田6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5%。水田中早稻播种面积57万亩,晚稻播种面积31万亩,因此双季稻在粮食作物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解放以来,双季稻单产虽然不断增加,但直到目前为止,单产仍然不高,而且,年际变化较大。本文着重从气候方面分析了早、晚稻单产不高不稳的原因,为高产稳产田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侯光良 《资源科学》1989,11(2):41-48
我国地处亚欧大陆东南部,南北跨近50纬度,东西占60多经度,国土总面积达960万km~2。在这样辽阔的土地上,东半部有平原和低山丘陵,西北部有高原和盆地,西南部有平均海拔高达4000m的青藏高原。由于这样的自然地理条件,其农业气候资源有以下特点:空间变化大,季节变化大,组合类型多样。这些在农业气候资源利用方向、存在问题及其应用的农业技术措施上,都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研学旅行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基于地理核心素养视域,依据青海湖独特的自然资源,从研学活动前的准备、研学目标、研学活动、研学旅行评价四个方面设计青海湖的研学活动,通过野外实地考察、问题情境式学习、模拟仿真体验等方式,以求达到自然与人文地理双方面的研学目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