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以陇海线某铁路浇基桥梁的加固防护设施为工程背景,分析了该浅基桥梁被洪水冲毁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既有加固防护体项面与河床最低点之间存在高差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确定该高差最大的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七组教材内容,以中国近代史实为依据,讲述中国曾经的百年噩梦,从而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3.
斯大林说过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对教师工作的高度评价 ,也说明了教师工作的艰辛及重要 ;班主任老师更是当之无愧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为班主任工作面对的是五六十个同学 ,既要管他们的学习、生活 ,还要管他们的思想 ,事情繁多、杂乱 ,学生在校 3年 ,班主任工作也 3年一跟到底 ,所以 ,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并使之有成效 ,坚韧不拔的恒心和慈父慈母般的耐心、细心尤其显得重要。首先是恒心 ,这是每个做班主任工作的老师最起码要具备的条件。如果做起班主任工作来 ,单凭热情 ,就会出现情绪好就干得好 ,情绪低落就无心干好工作…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是指在课堂教学这一时空内,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信息交换和行为交换所导致的相互间心理上、行为上的改变。教师是策划各种教学互动的创设者,教师可通过创设好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提出发散性问题,巧妙设计,达到课堂教学深层次的互动;教师应发扬民主作风,平等参与、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教师应创造机制,彰显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促进互动。  相似文献   
5.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深,教法、学法显得越来越重要,传统的、旧的教法、学法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因而,究教法、指导学法,教会学生学已成为当务之急。面对新的形、新的任务,教师首先要研究如让学生乐意学,有兴趣学,主动,然后再去研究怎样教。从这角度讲,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习本领,养成不断求知的习惯,备适应社会需要的基础知识和本能力,形成终身学习的必备养,才是教师的真正职责。1.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学习心态。瑞士心理学家皮亚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赖于兴趣。”强调了兴趣在学中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要善于激发学生…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小学生的习作兴趣,要求教师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为学生的自主习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这不仅是教学要求,而且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习作能力是靠练出来的,光说不练是不能形成的。因此,习作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主要靠习作实践。基于以上认识,笔者采用了开放性习作训练的教学模式。一、材料开放,动态拓宽叶圣陶先生说:"写东西靠平时的积累,  相似文献   
7.
作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每当我接受一个班级的教学任务后.首先关注的是学生的书写习惯.当我发现一些学生书写潦草.任意圈涂.错别字连篇等不规范的行为时.心头会涌起一种焦虑感。倘若这些现象一直发展下去,进入中学乃至于今后必然成为不良定势,很难得到矫正。有报道说,现在有一些大学生、研究生写出来的字没法看.求职简历中错别字连篇。教育部最近进行了一项调查.3000多名参与调查的教师中有60%的人认为.  相似文献   
8.
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解开学生心中的郁结.帮助学生抚平心理创伤.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这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首要任务。二十多年来.我通过亲身的教育实践和观察探索.认为对学生心理产生影响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观察能力是指人们运用感官有目的、有计划、有思维地感知外界事物的能力。观察是获得感性认识的主要途径,是发展学生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基础。观察和观察能力对于认识自然界、掌握生物学知识、发展学生思维和从事生物科学研究都十分重要。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对初中物理课堂的课程教学方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中,教师只是一味地希望学生能多学一点、多记一点,而详细具体的讲解往往又会导致拖堂、延时下课的现象屡屡出现。物理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思路,通过更加高效的课程教学方式,在详实充分讲解本次课程内容的同时,也能为开启下一堂课程做好铺垫。本文旨在对于“微课”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实践的应用,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