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对人教版、北师版和苏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中“可能性”主题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内容方面,对“课标”中两大类五小类知识内容做到了全覆盖,且集中分布在四、五年级;北师版有两个单元,其他却只有一个单元;人教版五类知识内容分布较为均匀,苏教版侧重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北师版侧重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及其可能性大小。认知方面,认知过程都以体验为主,探索次之,经历最少;认知结果都以掌握为主,其次分别为理解、运用和了解,基本做到对“课标”认知水平要求的全覆盖;相较于人教版和苏教版,北师版理解维度的例习题较少,运用维度的例习题较多。因此,教师在使用苏教版教科书时需加强同一知识内容的例习题的层次性,使用北师版教科书时需考虑例习题的层次性与多数学生认知水平的适切性,使用人教版教科书时需加强对于题目本身的重新设计。  相似文献   
2.
吴雨霜 《今传媒》2016,(7):18-20
文字是人类传播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文字都占据着传播的中心地位.但随着互联网和摄影技术的革新,图片开始挤压文字的地位.在“无图无真相”的感性网络空间,图片的作用越发凸显,在重大公共事件中,图片的情感引导功能甚至直接影响事件的走向.悲情、戏谑、愤怒的传递依赖于图片作为符号的特性.本文通过对网络事件中图像的符号化分析,发现观者对悲情的一致解读更容易平息,在呈现方式上,图像使用隐喻表现悲情,使用转喻升华事件,具有知点和不穿透的刺点,能够最大程度引导观者情绪.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