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和部署。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相似文献   
2.
<正>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2023年10月7—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高校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的重要力量,肩负着培育人才、传播文化、赓续文明的重要使命,必须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文化创新创造中走在前、作表率,以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驱。在其革命生涯中,有一位曾满腔热情、不惜一切给予孙中山极大援助的日本友人梅屋庄吉先生。南开大学俞辛淳、熊沛彪的《孙中山宋庆龄与梅屋庄吉夫妇》一书,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和研究梅屋先生的事迹,特别是他与孙中山、宋庆龄的关系提供了宝贵的研究成果。该书10余万字,共分12章。书前附有27张珍贵照片及梅屋先生孙女小坂主和子夫妇为该书写的序言,书尾编有“孙中山宋庆龄与梅屋庄吉夫妇关系年表”。纵观全书,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4.
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创新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与国际话语权的迫切需要,也是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升创新能力、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迫切需要。高校人才荟萃,智力密集,学科优势突出,研究力量雄厚,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重要力量,在推进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中肩负着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5.
论中日近代化过程中的政府储蓄和投资张东刚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还是战后西方兴起的经济增长理论和发展经济学理论都认为,在近代化过程,即由传统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化过程中,国内总储蓄和总投资在国民收入中比重的不断上升对经济的加速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
近代日本消费需求变动的宏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前日本经济最根本的特征是由自然经济转变为商品经济,由封闭经济转化为开放经济,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战前日本消费需求总的发展趋势是在起点较高的基础上,保持了持续,稳定和快速的增长态势,且呈现出阶段性的发展特征和周期性波动规律。中日两国国民收入,消费需求的增长和消费结构的合理化变动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正>人民教育出版社和中国人民大学都冠以“人民”,都是由党创办的,有很多共同之处。一是都具有鲜明的红色基因。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于1950年,由毛主席亲自题写社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二是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2020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人民教育出版社老同志回信,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对双方都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研究攻关项目计划始设于2003年,是教育部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教育部实施高校哲学社会  相似文献   
9.
三日本史A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从世界史的视野,理解日本历史的发展,特别要使学生联系围绕日本的国际环境来考察近代社会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历史分析能力,培育一个国民的觉悟和作为生活在国际社会中的日本人的素质。 (二)教学内容: 1.古代及中世的日本与亚洲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盟军的占领下,日本遵从《波茨坦宣言》的规定,大力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政策,并对战前教育体制进行了全面改革,开始了自明治维新学制改革以来的第二次教育改革。在历史课程设置上,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变化的过程可分为六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