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综合类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一、背景和问题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极为重要的课题。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偏重于实验理论知识的传授和提供感性材料,忽视了动手操作和观察技能的系统训练。显然,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当今“三个面向”和培养“四化”人材的总目标是格格不入的。在传统的学校一级的实验操作考核中,主要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1.学生实验缺乏明确的可测量的实验教学目标,没有对构成实验能力的理论知识、观察和操作诸因素进行科学的分类工作。因此在实验能力的考核中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评定的结果有机遇性。不客观。 2.传统的实验考核是以一对一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张主方  杨鸣华 《物理教师》2008,29(10):19-22
2008年上海卷高考物理平均分为93.4分,考试部门命题的宗旨仍定位在考查考生对高中物理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对考生进行物理思维能力、物理实验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等四大能力(包括15种分类能力)的考核。  相似文献   
4.
探究学习一般指学生构建知识,形成科学研究的方法的各种活动,而课堂内的探究学习则是在有限的时空中,以完成一定学习任务为目标的探究活动.由于科学探究没有固定的模式,知识的形成可以通过不同的过程和方法,经历不同的体验,由此形成的课堂教学设计思路也应该是多元的,其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的制定也应该是由教学设计思路来确定的.多元化教学设计为教师提供了针对不同层次和水平的教学对象,在不同的资源和环境条件下,更有利于其决策的可选择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三、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目标的制定实验教学目标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应以大纲规定的38个学生实验和教材作为依据,从学生的实际和地区设备条件出发进行制定。每一个实验的教学目标可分为三个部份陈述,现将高中物理上册“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的教学目标及例证题表述如下: 实验四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一、理论知识(C)  相似文献   
6.
2005年高考物理(上海卷)是实施二期课改后首次试行一卷二分叉的考试,从考核的结果来看,平均分为109分,高于2004年,表明难度略有下降,但就能力考核的内容要求和水平来说,有了较大的跨越和提升,现评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张主方 《物理教师》2001,22(9):45-47
2001年物理高考(上海卷)试题的特点可用“三多”来概括:(1)联系实际的应用题多;(2)主观评价的开放题多;(3)考核一般能力的试题多.这“三多”现象也引起广大教师和考生们不同的反响和评议.笔者在与部分阅卷、命题老师交流后,就2001年物理高考(上海卷)试题的特点阐述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认识.  相似文献   
8.
《2008年考试说明(物理)》设立了知识技能和能力考核两大目标.其中能力考核目标,从原五大能力概括为四大能力并细化为十五种分类能力,《说明》中对每种分类能力的考核都给出了示例样题.为便于对比,现将具体的能力考核目标表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随着对中学物理教学目标的深入研究,人们逐渐把眼光从认知和技能两个领域转向情感领域。本文主要谈两个问题:中学物理的情感目标的水平分类,情感目标的制定和实施。一、中学物理情感目标的水平分类如果我们仔细考察一下学生们对物理实验的态度,会发现其表现和反应是各异的、他们对科学各异的态度构成了从拒绝→接受→积极参与→相信实验的价值→对科学的奉献和信仰等由低到高的情感阶梯。情感教育(或德育)的终结目标都是期望学生形成这类深层次的情感和态度。为了评估教学引起学生情感的变化,并及时通过反馈调节教学,确定情感目标的到达程度和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情感目标,乃至以此促  相似文献   
10.
技术让思想和教学变得更完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刚结束的2004年第二届全国中学物理教学改革和创新大赛中,笔者有机会观摩了101节以《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为主题的教学录像课和评课。由此引发出对整合的层面和功能、整合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整合的策略等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