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1.
腐败的实质是权力的滥用,反腐败必先反特权。建国以来,从提出防止“贵族阶层”,到反“既得利益集团”,再到将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可以看出,经过几代共产党人的不断探索,反特权的认识在不断深化,领域在逐步拓展,路径日趋科学,人性愈益浓郁。  相似文献   
2.
在建国初期的"三反"运动中,中国共产党运用高超的政治智慧,通过营造反腐高压态势下的鼓励主动坦白、从四面"围剿"到打击重点的策略转换、有条件的赦免等手段,既反腐又促进了生产发展,既避免了社会震荡又教育了广大党员干部,成功实现了反腐倡廉的"软着陆"。其中的成功经验,对于时下既要依靠广大干群齐心协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既要保持社会稳定又要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共产党人来说,仍有深刻的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大跃进运动是我党建国后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所犯的两次全局性错误之一 ,其后果十分严重 ,影响相当深远。这种片面夸大意志、情感、本能等非理性因素思潮的出现 ,不是偶然的 ,而是有其深刻的现实和历史原因。它既给新中国经济建设带来了阵痛 ,又促使我们呼唤理性精神在中国的张扬。深刻分析其发生的历史原因 ,总结其历史经验和教训 ,可以使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加强对理性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虽然"反大寨"的政治压力很大,但还是出现了经营副业、扩大自留地甚至搞包产等"反大寨"行为.广大农民以不易觉察的方式,甚至在受批判的旋涡中,修正、改变或消解着这场运动.学大寨运动中"反行为"的出现,说明人民公社体制已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中的精神鼓励也不能代替物质刺激;话语宣传与社会认同存有一定的距离.  相似文献   
5.
建国以来,历届中央领导集体都对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进行了积极应对。纵观其思想演变,可以看出,对群体性事件内涵的界定日益明晰、人民内部矛盾的定性愈益坚定、发生原因的认识逐步深化、事前预防的理念更为明确、处置的举措日渐科学、化解的机制日趋合理。从历史发展的视角对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应对群体性事件的思想演变进行梳理,无疑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建国以来,历届中央领导集体都对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进行了积极应对。综观其思想演变,可以看出,对群体性事件内涵的界定日益明晰、人民内部矛盾的定性愈益坚定、对发生原因的认识逐步深化、事前预防的理念更为明确、处置的举措日渐科学、化解的机制日趋合理。从历史发展的视角对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应对群体性事件的思想流变进行梳理,无疑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探析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农民的革命心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然当革命还是遥望海中只能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时,其革命心态却是颇为复杂的。传统心理的沉淀、安全感的渴求、中共某些错误政策的影响、国民党的造谣、中伤以及认同革命所需时间过渡等多种因素的交织,使农民产生了对革命的畏惧、参加革命时的从众与游移、革命需求的保守和低调等多元心理。分析这一时期的农民革命心态,一方面,可以看出贫穷与革命并不是简单的逻辑必然,另一方面,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8.
国民革命时期陈独秀毛泽东农民问题认识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革命时期,陈独秀与毛泽东都对农民问题进行了关注和思考。虽然他们认识深度存在着差异,对农民运动重要性的认识也存在着分歧,但陈独秀仍对中国农民问题提出了一些真知灼见。对他们的相关认识加以比较和做整体性的评析,有利于更加客观地评价陈独秀的革命思想,并对当前的三农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在建国初期的"除四害"运动中,对于麻雀是否应该消灭的问题,知识分子群体表现出了多维的面相:或保持沉默、或推波助澜、或耿介直言。他们的态度分野,既是知识界由"双百"的"早春天气"转轨到"整风反右"料峭严寒后的心态折射,又是建国后政治与学术之间复杂关系演绎的生动缩影。同时,历史也昭示着,当知识分子处于政治与现实的边缘时,他们自身更要有恪守真理的勇气与胆识。  相似文献   
10.
“农业学大寨”运动是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均产生重大影响、历时最长的一次全国性的群众运动。在其政治传播过程中:领袖号召是主导;组织传播是保证;媒介传播是主体;参观、会议形成的场际传播是重要补充。分析其政治传播过程,对当今党的政治传播机制创新具有现实的启示作用,即如何利用政治传播中的各种途径,使党的号召成为社会的普遍认同,从而群策群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