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利用与检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具有特殊的开发利用价值,本文着重介绍了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检索与利用。  相似文献   
2.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责涉及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学习指导、生活辅导、心理疏导、生涯规划等诸多事宜。辅导员必须建立合理的知识体系并优化其知识结构,走职业化、专家化、专业化发展之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工作要求,完成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3.
一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出台的背景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出台,是和当前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密切相关的。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后,不同年龄、不同类型的人都应该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高等教育对象的集中性将被打破。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趋向也日趋多元化,传统的统一招考制度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些变化客观上要求招生制度作出相应地改变。同时,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出台也与当前传统高考的招生政策弊端密不可分。现行的高等教育主要以智力的高低作为选拔标准,由于难以有效而准确地度量智力,而个体的智力水平也受到其所处环境的影响,所以以智力作为选拔标准,这显然是有损公平原  相似文献   
4.
通过问卷调查,以广州大学城十所高校的945名学生为样本展开实证调查研究,全面分析了当前德育教学有效性的现状及特点。研究发现:(1)高校德育课教学方式正从传统单一的课堂讲授方式向多样新颖的教学方式转变,但课堂教学作为德育教学主阵地的现实没有改变;(2)学生对德育课程的态度存在年级差异,低年级学生比高年级学生态度认真,但只有9.2%的学生真正对德育课本身感兴趣;(3)在影响教学效果的各因素中,教学方法的好坏最为关键;学生理想中的德育教学方式是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的,61.9%的学生认为实践教学应成为德育教学的主要途径;(4)德育教学中存在教学方式的转变力度不够、教学内容的抽象与枯燥、理论教学与实践的脱节、教学效果呈现低效性等不足。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部分地方大学已将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作为未来发展的目标定位。这一目标定位既区别于一流大学的偏重于理论研究,以应用创新研究为特点,又区别于众多地方大学的实践应用性,以高水平应用研究为特色。这一战略定位的实现需要高校外部给予政策支持,同时也需要高校内部在学科结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类型上进行综合性的改革调整。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部分地方大学已将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作为未来发展的目标定位。这一目标定位既区别于一流大学的偏重于理论研究,以应用创新研究为特点,又区别于众多地方大学的实践应用性,以高水平应用研究为特色。这一战略定位的实现需要高校外部给予政策支持,同时也需要高校内部在学科结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类型上进行综合性的改革调整。  相似文献   
7.
8.
就当前大学生信仰及其信仰教育状况而言,我们教育工作的重点是:建立层次性和发展性的信仰教育目标体系;发展规模化和网络化信仰教育模式;确立科学性和人文性的信仰教育内容;探究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信仰教育方式;强化高校教师自身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当前信仰教育工作的难点在于:如何结合大学生身心成长特点、生活阅历进行信仰教育;如何引导大学生在多元文化中进行信仰选择;如何恰当运用社会正负面现实进行信仰教育;如何把握信仰教育中的现实性与超越性关系。  相似文献   
9.
读小学那年     
岁月无痕 ,我们不会在已逝的日子里寻找一些曾经的伤痛 ,但是不经意之间 ,有一种不老的感觉 ,还会提醒我去重温当年的苦涩。我读小学的时候 ,学校是一所小土庙 ,共有三间瓦房 ,二百多个贫困的穷孩子在里面读书。瓦房已经很破旧了 ,晴天 ,阳光斜射在我们身上 ,射得我们头昏眼花 ,什么也听不进去 ,同学们经常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 ;雨天 ,大雨直打在我们身上 ,打得我们无处藏身 ,不知躲在什么角落好 ,全班同学挤在一起 ,任凭雨水梳洗。上课的桌椅自己带 ,没有桌子的就拿木板搭。学校只有三个老师 ,一个老师上两个班级 ,两个年级同在一个教室。老…  相似文献   
10.
佛教的"无情有性"是随着"佛性"概念而产生的重要思想。关于无情识之物是否有佛性的问题,在佛教中争议很大,争议的关节点在于怎样理解佛性这个概念。如果说佛性为根本觉性的话,无情自然不具有能动的觉性,因此没有觉知佛性,如果把佛性理解为真如理性,站在法性无二或一切唯识的角度,我与世界本是一体,则情与无情同具佛性。因此,无情是否有佛性问题关键在于如何界定佛性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