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目前,自然灾害已成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据不完全统计,本世纪以来,因自然灾害死亡的人数高达300万,仅最近二十年中,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随着经济发展,人口的剧增,城市的密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有增无减。因此,二十世纪最后十年被定为“国  相似文献   
2.
历史上曾多次发生人口迁移。魏晋南北朝和两宋则是我国历史上两个较大的人口迁移时期。据史料记载,这两个时期“人口之大流徒历时之长,人数之多与地域范围之广,为历史上所仅见。” 导致人口迁移的原因相当复杂,历史上往往侧重于分析政治原因、经济原因和社会原因,因而仅把自然原因作为诱因。本文想运用文化地理的原理,着重就人口的迁移与气候的相关关系,谈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3.
面对新世纪,随着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肩负培育人才使命的中学教师,必须首先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因而成为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中学教师继续教育(以下简称继续教育)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政策激励机制(以下简称政策激励机制)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政策激励机制的良性运行,是继续教育有序进行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建立健全政策激励机制,以规范和促进继续教育工作正常开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4.
随着2001年全球气候出现异常,各类新闻媒体频频出现一个气象学名词-“厄尔尼诺”。笔者拟就“厄尔尼诺”的成因、规律、对我国天气气候的影响以及如何看待2001年全球气候异常等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河南位于中原,历史上长期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来是我国的人口稠密区。据史料统计,早在西汉初年河南人口已达1300万,相当当时全国总人口的1/5。以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虽几经战乱、自然灾害和政治、经济中心南迁的影响,人口的数量发生波动,时增时减,但至清乾隆年间人口仍维持在全国人口的7%左右。这就为河南现代人口的增长奠定了庞大的基数。  相似文献   
6.
一、从系统论的观点看乡土地理教学的必要性:根据高师专科教学大纲的有关规定,乡土地理作为选修课已正式纳入教学内容,成为高师地理专业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乡土地理教学是国情教育系统的重要内容。为了对学生进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央一再强调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国情教育。而地理国情教育应该是由自然国情、经济国情、政策国情、人口国情、乡情及生态环境状态危机等所组成的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多层次的教育系统。乡情即为此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基于此,借助于乡土地理教学而了解乡情,无疑是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乡土地理教学使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看到家乡的巨变;通过乡土地理教学,讲家乡优势,使学生看到家乡的美好前景,通过乡土地理教学,摆出问题,找出差距,让学生认识自己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增强改变家乡面貌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7.
开封市位于北纬34°20′——34°55′,东径135°56′——114°50′,居中纬地带。中纬度气候是热带气团和极地气团相互角逐的地带,因此季节变化明显,天气的非周期性变化显著,是开封气候的显著特征。 这里冬季风以偏北风为主,尤以NNE风出现的频率最高(13%),风力强盛;夏季风以偏南风为主,尤以SSW风出现的频数最高(频率为9%)平均风速较小。气温的变化春夏秋冬四季季分明,一月为全年最冷月,平均气温为-0.5℃,七月为全年最热  相似文献   
8.
初中地理教师继续教育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课题研究的客观背景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经济的竞争实质是科学技术和民族素质的竞争,谁掌握了跨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处于主动地位。随着地理科学的迅速拓展和更新,地理教育在培养爱国情感、增强全球意识、促进知识技能和世界观的和谐统一,保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无法代替的功能。这对地理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并为地理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设置提出了新问题。二、课程研究的具体目标和方法1.具体目标(1)调查中学地理教师思想道德修养、专业知识结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