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经济收入、社会权益和职业声望是衡量一种职业的社会地位的主要标准。以20世纪30年代的四川乡村小学教师而言,其经济收入菲薄,福利待遇低下,职业岗位得不到保障,社会声望不及塾师,严重影响了小学教师的社会形象和从教积极性,进而影响到国民教育的普及与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2.
20世纪30年代四川小学教师薪资微薄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30年代,四川小学教师待遇无法与知识分子从业的其他行业相比,甚至低于工人工资,处于社会下层。如此低的待遇尚且没有保障,常有拖欠、折扣等情况出现,致使小学教师无以为生。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小学教育经费来源不稳定、管理混乱和分配不均等。  相似文献   
3.
西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问题主要表现在文化投入偏低;文化基础设施简陋;文化人才奇缺、文化服务内容单调;文化管理体制不顺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应加强西部地方政府对农村公共文化事业重视程度;加大对西部农村公共文化的财政倾斜政策,加速改善西部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改革农村文化管理体制,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形式,促进文化服务内容贴近农村居民;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4.
20世纪30年代四川小学教育发展受到师资状况的严重制约,地方各县小学缺乏合格师资。其主要原因为:师范教育滞后,教师聘用制混乱,教师薪资菲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