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略论大学校史研究与编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校史是一所高校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是教育史、学术史、文化史、思想史的一个重要交叉地带。大学校史研究和编纂首先是个学术问题,同时又极具现实意义,可“彰往而察来”,为现实服务,但不可因为现实需要而“改造”历史。校史追溯须遵循“整体性继承”原则,校史研究必须实事求是,校史编纂应该学术与人文兼具。  相似文献   
2.
李安宅的学术兼涉多种学科和领域,其学术路数及趣味在不同时期又有着不同的侧重,其学术转型与时代变化有着密切联系。李安宅的学术转型大致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从其关注时代来看,是由古及今;从其学术视野来看,是自西徂东;从其研究区域来看,是从北到南;从其学术旨趣来看,是由虚入实。1949年后,李安宅的学术生命就基本终结,这与他所处时期学术与政治的关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边疆服务是在国民政府支持下,以教会立场在川康边地从事边疆建设和服务的社会活动,在实地服务与边疆研究方面都有显著成绩,但与其目标相较也存在活动地域狭小、业务范围狭窄等明显缺陷。本文在考量边疆服务成效的基础上,分析了边疆服务的成绩和局限的成因,揭示边疆服务的精神与方法及宗教团体从事边疆建设事业的内外困境。  相似文献   
4.
抗战时期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在西南民族地区发起了边疆服务运动,广泛开展以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生计改良和传教为主的各类服务工作,其中在川西羌族地区开展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使该地一定范围内的民众接触或接受了具有近代内涵的新式教育,对该地社会文化生活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过渡时代的边疆学术:民国时期边政学研究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处于充满变数的"过渡时代",其间有两次边疆研究高潮,分别以晚清西北史地学和民国时期边政学为代表。学界对前者已有充分研究,但对后者尚少关注。基于对民国时期边政学的研究意义及学界已有研究状况的考察,笔者认为,将民国边政学研究引向深入的基本思路有三点:即在对民国时期边政学的学科发展、研究人群及其思想内容等方面的史实重建的基础上,从学术发展的内在理路探索边疆研究从传统步入现代的学术历程,从文本与语境互动的角度考察边政研究与边疆政治的关系演进,从西学东渐的角度审视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等学科中国化的过程及其在边疆地区的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关于大同社会的系列论述,是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近代诠释,是中国和谐社会思想史上最重要的篇章之一.孙中山致力构建的三民主义和谐社会,以民生主义为最重要特征,以社会主义为归宿.孙中山对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近代诠释,既是对传统给予符合近代中国实际及未来中国发展趋向的改造和超越,也是对适应和规范近代西方社会的和谐文化的"拿来"及基于中国国情的运用.孙中山关于社会主义和大同社会的思想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边疆研究的近代转型:20世纪30-40年代边政学的兴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30-40年代勃然兴起的边政学是在外患日亟与国人致力于构建民族国家的背景下,中国传统边疆研究向近代学术转型的产物.与传统边疆研究相比,边政学的研究范围不断拓展,研究范式讲求多学科参与,尤其侧重人类学和政治学等新兴学科,不再局限于历史地理.研究边政的新式学会和学术期刊大量涌现,也使边政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研究形态.  相似文献   
8.
边疆研究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复兴,是政学两界应对边疆危机与国家危局的结果。国家大后方战略的调整、国民政府和众多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内迁,促成了中国高校与学术地图的显著变化,原先远离边疆或并不从事边疆研究的学者有了亲临边疆并研究边疆的机会,推动了中国边疆研究的复兴,促成了边疆研究格局的极大改观,使西南研究逐步取得了与西北研究可以等量齐观的地位。这段历史为我们理解与认识民国时期的政学关系打开了一扇窗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