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综合类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1.
姚华的题画词依据性质可分为“解画词”、“咏画词”、“名义题画词”三类,其题材非常广泛,表现手法也是多种多样。通过这些题画词,姚华向我们展示了他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表现出来,就是那种理想破灭后的落寞心境,“含凄欲语谁”的苦楚心情以及对自然、对生活、对艺术的无限的热爱与赞美。  相似文献   
2.
吕天成《曲品》之“境”,由于受传统诗学“意境”理论的影响,仍体现为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但运用于戏曲领域,充分考虑到戏曲的叙事性质,因此,吕氏之“境”,其涵义又包含了一些新的因素。但不能因此就说吕氏之“境”就是一种成熟的戏曲“境界”理论,这从版本学的角度也可以得以充分的说明。  相似文献   
3.
江楫传奇《芙蓉记》,改编自《芙蓉屏记》,在情节结构与人物塑造上都实现了对同题小说的突破,取得了巨大成功;同时剧作本身亦存在着诸如叙述节奏紊乱、人物语言失当等缺陷与失误。江氏改编得失并存、瑕不掩瑜,反映了明代传奇改编的部分共性。  相似文献   
4.
江楫《芙蓉记》传奇,改编自《芙蓉屏记》,在情节结构与人物塑造上都实现了对同题小说的突破,同时剧作本身亦存在着诸如叙述节奏紊乱、人物语言失当等缺陷与失误。江楫改编得失并存、瑕不掩瑜,反映了明代传奇改编的部分共性。  相似文献   
5.
吕天成<曲品>之"境",由于受传统诗学"意境"理论的影响,仍体现为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但运用于戏曲领域,充分考虑到戏曲的叙事性质,因此,吕氏之"境",其涵义又包含了一些新的因素.但不能因此就说吕氏之"境"就是一种成熟的戏曲"境界"理论,这从版本学的角度也可以得以充分的说明.  相似文献   
6.
梅鼎祚的<昆仑奴>杂剧一经产生即引起明人广泛的关注与评论.这些评论所呈现的对此剧的认识和评价,在突出某些问题的同时,也造成了不少的盲区和空白,这充分反映了明人戏曲批评文化心理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江楫《芙蓉记》传奇,改编自《芙蓉屏记》,在情节结构与人物塑造上都实现了对同题小说的突破,同时剧作本身亦存在着诸如叙述节奏紊乱、人物语言失当等缺陷与失误。江楫改编得失并存、瑕不掩瑜,反映了明代传奇改编的部分共性。  相似文献   
8.
剧集《七剑下天山》,在依循原著的基础上,对原著作了较大的改动与发挥,最为明显的就是"绿珠"角色的增添与楚昭南人物性格的颠覆。这一变动,不仅完善了原著的故事情节,而且饱含了对人生、人性的哲理思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味,是一抹成功的神来之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