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0年   2篇
  200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袁德娟 《青年记者》2009,(16):110-111
公共舆论空间形成并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是中国近代的重要特征之一。维新知识分子在时代的挑战中艰难构建起来的公共舆论空间,引领着中国近代公共舆论的发展,并对当时以及后来的政治和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综合考察近代公共舆论空间,就不难发现其存在着很大的缺陷。  相似文献   
3.
公共舆论空间形成并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是中国近代的重要特征之一.维新知识分子在时代的挑战中艰难构建起来的公共舆论空间,引领着中国近代公共舆论的发展,并对当时以及后来的政治和社会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代公共舆论空间的结构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者向来比较注重对中国近代公共舆论空间的结构要素进行分析和归纳,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中国近代公共舆论空间的结构要素表现为报刊、学会和学堂.这种归纳方式自然有其合理之处,但它更侧重于从实体性空间形态入手,对公共舆论空间进行静态描述,从而忽略了公共舆论空间的虚拟性和动态性.本文从公共舆论空间的实体性和虚拟性特征入手,把其结构要素归纳为:公共议题、舆论主体、对话场所和信息传播体系,并以戊戌维新时期为例对结构要素相互关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6.
我们常为中国占有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口而感到自豪和骄傲,这四分之一的人口为人类发展和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当我们面对国际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名单时,我们会为如此少的中国人上榜而感到惭愧和汗颜.中国人口众多,而创新性人才却如此稀少,这种现状让我们不得不对几千年来的教育进行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7.
在近代特殊的历史语境下形成的公共舆论空间,是一个具有多维度、多层次的结构体系.其结构要素表现为公共议题、传播者与受众、对话场所、以及信息传播体系。  相似文献   
8.
我国报刊近代化是与半殖民地化相伴而生的。自列强用炮火轰开中国大门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我国报刊舆论主权如同政治、经济权利一样,严重丧失。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深感报刊舆论主权丧失的痛楚,以及重建舆论主权的时代使命。他们冲破重重困难和阻碍,为创办一份真正替中国人说话的报纸而奔走。作为当时国人的代言机关,《时务报》的出现标志着近代报刊舆论主权的成功重建。北方的舆论阵地《国闻报》,在争取话语权方面表现出积极的姿态,做出不懈的努力。针对任何侵害中国主权的外报言论,该报决不保持沉默,与外报针锋相对,据理力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