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游国恩先生是海内外知名的学者,毕生从事教育工作和古典文学研究。192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早在大学学习期间就开始研究古典文学,发表文章和论著。此后先在江西教中学,后历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后改名山东大学)、华中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讲师、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后,兼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一级教授。主要著作有《楚辞概论》、《读骚论微初集》、《先秦文学》、《屈原》、《离骚纂义》、《天问纂义》和《游国恩学术论文集》等,还主持编纂了《中国文学史》、《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
阐释屈原与楚辞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介绍屈学或楚辞学的历史与现状,分析治楚辞学的态度与方法,回顾中国屈原学会成立二十年来的业绩、学风和会风。  相似文献   
3.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这首诗作于唐代元和十二年(817年)初夏,当时白居易在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任上。这是一首纪游诗,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  相似文献   
4.
每逢绿荫如盖,繁花似锦的旧历五月初五来临,中国人,以至世界华人都要隆重地度过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节日———端午节,以纪念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一个诗人受到历代人们这样久远而又普遍的崇敬,获得这样永不消歇的纪念,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独有的。屈原名平,战国时代楚国人。约生于公元前340年左右。屈原出身于楚王同姓的贵族,最初曾得到楚怀王的信任,担任了三闾大夫和左徒(相当于副宰相)的要职。他想通过怀王革新楚国的政治。他出入朝廷,和楚王商议国事,发布号令。他对内主张“举贤授能”,即任用有贤德、有才…  相似文献   
5.
屈原《九歌》文体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楚辞·九歌》是一组意象清新、情致深婉、语言优美的诗篇,凡读《九歌》者,无不被它的巨大艺术魅力所打动,所惊服。但同时也为围绕着它的许多问题所困惑。例如关于《九歌》的文体,就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历来楚辞研究者,一般均承认《九歌》与楚国的宗教祭祀有关,但对《九歌》文体的性质缺少明确、一致的说法。通常认为,《九歌》是供祭祀典礼用的祭歌。虽然有民间祭歌说和郊祭歌说的不同,但都认为是“祭歌”这是一致的。所谓祭歌,就是供祭祀典礼上演唱的歌词。如最早注楚辞的王逸,他在《楚辞章句·九歌叙》中说:“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鄙陋,因为作《九歌》之曲。”这就是说,《九歌》原是楚地民间“乐  相似文献   
6.
论中国文体的源流演变与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和介绍中国文体的产生、发展及其分类,并从理论上对文体这一概念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7.
历史散文与小说都属于叙事文体的范畴。但“历史家记录,小说家创作”,前者“以文运事”,后者“因文生事”。不过,在具体实践中,二者之界限很难截然区分。因为史家写史多为追叙,故须遥体人情,便难免有虚构成分;小说家创作也离不开现实,需追求艺术的真实动人。尤其在早期文(文学)史(史学)尚未清楚划分的情况下,撰著者以史传文,以文饰史的现象是很浓重的。我国的先秦历史散文,从主要性质和文体上讲肯定不是小说,但其中又确实孕含着不容忽视的小说因素,孕含着后世小说.尤其是历史小说的种种原型和母题,是后世小说赖以萌生和发展的土壤。从上古至秦汉,孕含于历史散文中的小说因素愈趋显明,逐渐走向成熟。这种现象,对于治史者和治中国小说史者都是不能不考虑的。  相似文献   
8.
9.
朱子《诗》学特征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熹摆脱汉儒说《诗》的理论束缚,从魏晋隋唐以来文学创作、文学理论中吸取借鉴,在一定程度上,以文学的眼光来研读《诗经》,从而为中国《诗》学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这主要表现在:他重视《诗》之文本的独立自足和诗篇内容的整体性,强调《诗》含“情性”以及诗歌艺术表现手法的特殊性。但总的说来,朱子《诗》学被他的唯心理学观念统摄着,道德判断左右着他的审美取向。对他来说,《诗》不是简单的审美观照对象,学《诗》的根本目的是“即其词而玩其理以养心”;《诗》赅备天道、人事,是修身齐家、平治天下之“理”的体现,读者应通过虚心涵泳《诗经》本文,体味这“理”,以兴起感发自己的“善意”,达到治心养性、“存天理,灭人欲”的目的。从总体上说,朱子对《诗经》的解释依然是经学的解释。朱子《诗》学“专一看文字”的读诗方法,以及朱子《诗》学注重从文学方面解读《诗经》的努力,预示了《诗》学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
《〈风〉〈骚〉比较新论》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经>、<楚辞>是中国诗歌史上两大典范作品,是风骚传统的源头.李金坤的<〈风〉〈骚〉比较新论>将自然生态学引入<风><骚>比较研究,实为创举.对王夫之、朱自清等旧说予以驳正,新人耳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